时间: 2025-05-02 15:46: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5:46:37
原文展示:
仁智堂 赵蕃 〔宋代〕 公乎仁且智,意托山与水。唱道本龙门,遗尘仍栗里。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啊,您既仁慈又智慧,您的意志寄托于山川之间。您传扬的道理源自高远的龙门,留下的遗迹依旧在宁静的栗里。
注释: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宋代诗人,与刘过、徐玑、赵师秀并称“永嘉四灵”。其诗风格清新自然,多写山水田园之景,表达隐逸之情。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赵蕃在游历或隐居时所作,表达了对某位具有仁智品质的人的敬仰,以及对其传扬的道理和遗迹的怀念。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深远的意象,表达了作者对某位仁智之士的敬仰。诗中“公乎仁且智”直接点明了所赞颂之人的品质,而“意托山与水”则进一步以山水为载体,寄托了对其高尚情操的向往。后两句“唱道本龙门,遗尘仍栗里”则通过典故的运用,既展现了这位仁智之士的学问渊博和高远,又暗示了其遗迹的宁静与深远影响。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宋代山水田园诗的特色。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赞颂了一位具有仁智品质的人,并通过山水、典故等意象,表达了对其高尚情操的向往和对其遗迹的怀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公乎仁且智”赞颂了某人的什么品质? A. 勇敢与智慧 B. 仁慈与智慧 C. 仁慈与勇敢 答案:B
“唱道本龙门”中的“龙门”比喻什么? A. 高深的学问 B. 宁静的地方 C. 隐逸之地 答案:A
“遗尘仍栗里”中的“栗里”象征什么? A. 高深的学问 B. 宁静的地方 C. 隐逸之地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