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2 07:31: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2 07:31:41
作者: 贺铸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彩山涌起翠楼空。
箫鼓沸春风。
桂娥唤回清昼,
夹路宝芙蓉。
长步障,小纱笼。
偶相逢。
艳妆宜笑,
隐语传情,
半醉醒中。
彩色的山峦上,翠绿的楼阁在空中涌起。
箫声和鼓声交织,春风中热闹非凡。
月下的美人唤回了明媚的白昼,
夹道的两旁盛开着美丽的芙蓉花。
走过长长的步道,像是穿过小小的纱笼。
偶然相遇。
妆容艳丽的她宜于微笑,
借着低语表达情意,
在微醉和清醒之间。
桂娥可追溯到《月神》典故,常用来象征月亮与美人。芙蓉花象征美丽和清纯,是古代诗词中常见的意象。全诗通过对自然景色和人物的描绘,表现出一种春日的浪漫与邂逅的美好。
作者介绍: 贺铸(约1052-1126),字洪乞,号云间,北宋词人,擅长小令,作品风格清新、雅致,是“江西派”重要代表之一。
创作背景: 该诗作于宋代,正值诗词繁荣时期,贺铸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日的场景和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集,反映了当时社会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偶相逢》是一首充满春日气息的诗作,诗中以“彩山涌起翠楼空”开篇,描绘出一幅色彩绚丽的山水画面,透出一股清新而明朗的气息。接着通过“箫鼓沸春风”让人感受到春天的热闹和欢快,极富动感。
在诗的中段,桂娥的呼唤与夹道的芙蓉花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温柔而浪漫的氛围。作者用巧妙的意象表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美感,情感的流动在这里显得极为自然。
最后,诗中“偶相逢”的情节令人感受到一种美好的相遇,伴随着“艳妆宜笑,隐语传情”的描写,更加渲染了那种初见时的心动与悸动。整体来看,贺铸以细腻、优美的语言,将春日的情感与风景融为一体,恰如其分地表达出对美好的向往和珍惜。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春天的美景和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珍惜,传达出一种轻松愉快的情绪。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不仅美化了诗歌的语言,还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象征着爱情、春天和生命的美好。
诗词测试:
诗中“彩山涌起翠楼空”描绘的是哪个季节的美景?
A) 秋天
B) 春天
C) 夏天
D) 冬天
“桂娥”在诗中象征什么?
A) 美丽的花
B) 美丽的女性
C) 高楼大厦
D) 春风
诗中提到的“隐语传情”指的是什么?
A) 大声说话
B) 低声细语传递情感
C) 书信往来
D) 写诗作词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辛弃疾的《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相比,两首诗都展现了春天的美好与人间的情感,但贺铸的作品更注重细腻的描绘和直接的情感表达,而辛弃疾则更具豪放与壮阔的气势。
以上是《偶相逢》的详细解析与赏析,希望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