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1:16: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1:16:46
萧萧风籁助清吟,秋去冬来令又更。惟有老禅都不管,任它檐铎作何声。
秋风萧瑟,助我吟唱,季节更替,秋去冬来。唯有那老禅师对此不以为意,任凭檐下的钟声如何响起。
本诗虽不直接引用典故,但“老禅”一词可以联想到佛教中追求内心宁静与超脱的哲学思想。这种境界与诗人的心境相呼应,表现出一种超然的态度。
李曾伯(生卒年不详),字子韶,号静庵,宋代诗人,以其清新的诗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著称。他的作品多以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为主题,展现出深刻的哲理思考。
此诗作于作者在山房静修之时,正值秋冬交替之际,诗人借景抒情,表达自己对季节更替的感慨及对世事的淡然态度。
《自和山房十咏》是李曾伯在山房静思时的作品,整首诗以清雅的语言描绘了秋冬季节的变化。首句“萧萧风籁助清吟”以风声作为引子,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敏感和对生活的热爱。接下来的“秋去冬来令又更”则反映了时间的流逝和变化,暗示着人生的无常与自然的循环。
诗中提到的“老禅”则呈现出一种超然的态度,它象征着一种不受外界变化影响的内心宁静。这与当下的环境形成鲜明对比,诗人似乎在表达对世俗纷扰的无奈和对内心平静的渴望。最后一句“任它檐铎作何声”进一步强化了这种超然的境界,表现出对外界声音的漠然,显示出一种禅意的智慧。
整首诗结构简洁,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独特理解,表达了对内心宁静的向往。
整首诗的主题在于反映诗人对自然变化的感悟,以及对内心平静的追求。通过对比外界的纷扰与内心的宁静,诗人表达了对生活的淡然态度和哲学思考。
诗中“萧萧风籁”是指什么?
“老禅”在诗中象征什么?
诗的主题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