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22:57: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2:57:03
渔家傲
作者:杨玉衔 〔清代〕
细认杭襟痕旧涴。
记曾侧帽簪花朵。
悟彻浮生蛾赴火。
都尝过。
咸酸味海教人堕。
春去园林筵罢坐。
闭门领略閒功课。
灯影娟娟花可可。
千万颗。
檐珠的砾茅龙唾。
细细回忆杭州的旧痕迹。
记得曾经侧着头戴着花朵的帽子。
领悟到浮生如蛾子扑向火焰。
这份经历人人都尝过。
咸酸的海味让人堕落。
春天过去,园林的宴席已结束。
关上门,细细品味闲暇的功课。
灯下影摇曳,花的影子如同可可般美丽。
无数个花影。
屋檐下的珠子如同龙的唾沫。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杨玉衔,清代诗人,生于杭州,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诗词创作传统。他的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与人情,风格优雅而细腻,常带有忧伤与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变革与人们内心挣扎之时,诗人通过对生活的感悟,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忧虑与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这首《渔家傲》在形式上采取了词的结构,流畅而富有韵律感。诗中通过对杭州的回忆,展现了诗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缅怀。开篇的“细认杭襟痕旧涴”,不仅描绘了杭州的自然风光,更蕴含了诗人对过往生活的思考。
“悟彻浮生蛾赴火”一句,深刻揭示了人们在追寻理想与美好时,常常忽视其中的危险与代价。这种对生活的感悟,透过诗人细腻的笔触,传达出一种既沉重又清醒的哲理。
“春去园林筵罢坐”,则展现了时间的流逝与宴席的终结,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诗人通过“闭门领略閒功课”来反思生活,展现出对内心宁静的追求。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灯下的影子、花朵的影像等,形成了一个富有层次感的画面,增强了诗的情感表达。最后的“檐珠的砾茅龙唾”更是将诗的意境推向了极致,描绘出了一种生活的细微与真实。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往昔的回忆、对人生的思考,传达出一种对流逝时光的感伤与对生活的深刻理解,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蛾赴火”比喻什么?
“春去园林筵罢坐”表达了什么情感?
诗中“灯影娟娟”描绘了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