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23:00: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3:00:04
为官不负民,为臣不负君。
忠孝诚已尽,生死安足论。
这首诗表达了作为官员应当对人民负责,作为臣子应当对君主忠诚。忠诚和孝道已经尽力做到,生死的问题又有什么值得去谈论的呢?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黎弘业,明代人,生平事迹较少为人知,但其作品常体现出对社会的深刻思考和对忠孝思想的推崇。
创作背景: 在明代,官员的忠诚与责任感被高度重视。此诗的创作反映了作者对当时政治环境与道德标准的思考,旨在表达为官者的责任与担当。
这首《题壁诗》通过简洁而有力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忠诚与责任的强调。开篇“为官不负民,为臣不负君”,直接指出了作为官员和臣子的基本职责,表现出一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感。诗人以忠孝的概念为核心,强调了个人在社会与家庭中的位置和义务。接下来的“忠孝诚已尽”,则透露出一种尽心尽力的态度,表明诗人对自己行为的自我审视与要求。
最后一句“生死安足论”,更是将个人的生死置于忠孝义务之下,显示出对个人牺牲的无畏与坚定。这种情感在中国古代诗歌中并不罕见,但作者通过简练的语言和深刻的哲理,将这种情感升华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使得整首诗在情感上充满力量。整体来看,这首诗不仅是对个人品德的宣扬,更是对社会责任的深刻反思,展现了古代士人的理想与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是强调忠诚与责任,表现了作者对社会、家庭的责任感,以及对个人生死的淡然态度,传达出一种坚定的士人风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为官不负民”是什么意思?
A. 不负责任
B. 对人民负责
C. 忠于君主
“生死安足论”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态度?
A. 对生死问题的重视
B. 对生死问题的淡然
C. 对生死问题的恐惧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对比《题壁诗》和《岳阳楼记》,两者都强调了个人的责任与忧国忧民的情怀,但《岳阳楼记》更侧重于对历史与自然的感慨,而《题壁诗》则更直接地表达了对忠孝的追求及对个人生死的无畏。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