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05:57: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5:57:50
烛影摇红 寒衾
作者: 陈锐 〔清代〕
鸳馆单栖,被池一榻怜春浅。
凄凉听雨总无眠,咽水更虬转。
两字相思画惯。意绵绵挨宵望旦。
去时风月,似铁多年,冰蚕曾见。
四角平铺,贴胸拥背今嫌短。
重重锦烂是天涯,梦隔床头远。
怀里余香未散。剩啁啾罗浮浸眼。
向空斜抱,细数归期,绮罗庭院。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孤独的女子在春夜中辗转反侧的情景。她单独一人在鸳鸯馆里,躺在床上,感到春天的气息淡薄。听着雨声,她无法入眠,心中思念如潮,难以自已。两字相思仿佛早已画下,夜深人静时,她静静地盼望天明。曾经的风月如铁一般坚硬,早已过去,似乎已成为冰冷的记忆。床上的被褥现在感觉短小,无法温暖她的心。那些华丽的锦缎象征着遥远的天涯,梦境与现实相隔,无法触及。怀中的香气仍未散去,耳边似乎还听到罗浮山的啁啾声。她向空中斜靠,细细数着归来的日子,思念在绮丽的庭院中蔓延。
作者介绍
陈锐,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作品常以细腻的情感著称。他的诗歌多描写爱情、思念与自然,语言优美,意象丰富。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清代,社会动荡、个人情感常常交织在一起,诗中所表现的孤独与思念,反映了那个时代人们对情感的渴望与无奈。
《烛影摇红 寒衾》是一首充满情感的抒情诗,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一个孤独女子在春夜的思念与无奈。开头两句“鸳馆单栖,被池一榻怜春浅”,即点明了女子的孤独,她在这个本应温馨的地方,却感受到春天的渺小与无力。接下来的“凄凉听雨总无眠”,更是将这种孤独感推向了高潮,雨声伴随着思念,仿佛成了她心灵的共鸣。
整首诗通过“相思”、“风月”等意象,描绘出一种难以释怀的情感。尤其是“去时风月,似铁多年”,将过去的甜蜜与如今的孤独形成鲜明对比,令人感受到时间的残酷与无情。而“梦隔床头远”则进一步突显了这种隔阂,梦境中的美好与现实的孤寂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使得思念愈发浓烈。
最后,诗的结尾“细数归期,绮罗庭院”,不仅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更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整首诗在细腻的描写中流露出浓厚的情感,给人一种深切的共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丰富的意象,表达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未来重逢的期待,展现了爱情的甜美与苦涩交织的复杂情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鸳馆”指的是:
A. 书房
B. 温馨的居处
C. 画室
D. 餐厅
诗中提到的“冰蚕”象征:
A. 美好
B. 冷漠与距离
C. 快乐
D. 忘记
诗中的“细数归期”表达了:
A. 对未来的期待
B. 对过去的怀念
C. 对爱情的失望
D. 对生活的无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