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7-27 08:13: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08:13:24
吴国人从越国回,两舠旗鼓急相催。
悠悠二气已交感,隐隐一声还到来。
银汉风波生沆瀣,玉龙雷雨出蓬莱。
周天安用莲花漏,自有潮轩与月台。
吴国的人从越国回来了,两只小船的帆和鼓声急促地催促着。
悠悠的潮气已经交汇,隐隐约约传来一声潮水的声音。
银河的风波在沆瀣水面上翻滚,玉龙般的雷雨自蓬莱而来。
周天安用莲花漏来掌控时间,这里自有潮轩和月台。
作者介绍:
黄裳,字子华,号清白,宋代诗人,擅长描绘自然景观,常以清新脱俗的笔触表现江南水乡的风貌。
创作背景:
《观潮》创作于黄裳对潮水景象的敏锐感受之时,表达了他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和对潮流变化的细致观察。诗中融合了个人的情感与自然的变化,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
《观潮 其一》是一首描绘潮水景象的诗,诗中充满了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开篇便描绘了吴国人从越国归来的情景,运用“舠旗鼓”形象地展现了水上活动的急促与紧凑。紧接着,诗中提到“悠悠二气已交感”,生动地表达了潮水交汇的过程,似乎在暗示着自然力量的神秘与不可捉摸。
在意象的运用上,诗人通过“银汉风波”和“玉龙雷雨”这两组形象,展现了海潮变化的壮阔与威严。银汉象征着银河,而风波则暗示潮水的波动,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而“玉龙雷雨”则引入了雷电的元素,使得整个画面更为生动。此处,诗人通过自然的描绘,折射出对人生和宇宙的思考。
最后一句“自有潮轩与月台”则带有一种哲理的意味,暗示着自然的规律与生命的节奏。潮水的涨落,借由潮轩与月台的存在,成为了自然与人类生活相互交织的象征。这首诗不仅是对潮水景象的描绘,更是一种对自然与人生哲理的深刻反思,体现了诗人敏锐的观察力和深刻的思考能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潮水景象的描绘,表达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以及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与思考。它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呈现,更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反思。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观潮 其一》的作者是:
A. 李白
B. 黄裳
C. 杜甫
D. 白居易
诗中提到的“银汉”指的是:
A. 银色的船只
B. 银河
C. 银色的潮水
D. 银色的月亮
“悠悠二气已交感”中的“二气”指的是:
A. 风与雨
B. 潮水与气候
C. 人与自然
D. 吴国与越国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