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8:13: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8:13:39
常苦人间不尽愁,每拚须是入山休。
若为此夜山中宿,犹自中宵煎百忧。
百战西江方底定,六飞南甸尚淹留。
何人真有回天力,诸老能无取日谋?
人世间的愁苦无尽无休,想要解脱只能躲入山中休息。
假如今晚在山中宿营,也只能在半夜里煎熬百般忧虑。
经历了百战,西江的局势才得到稳定,南甸却依旧受困。
谁能真正逆天而行,老人们又能不为明天的谋划而担忧?
作者介绍:王守仁(1472-1529),字守仁,号阳明,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和教育家,创立了“阳明学”。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王守仁经历多次战斗与复杂政治局势之时,表达了他对人世间痛苦的感慨以及对人力的无奈。
《宿净寺四首 其二》展现了王守仁对人间苦愁的深刻思考,诗中流露出一种无奈的情感。诗的开头直指“人间愁苦无尽”,暗示作者对现实的失望与无奈。接下来的句子则通过“入山休”表达了一种逃避与渴望安宁的心态,但即使在山中宿营,也无法逃避内心的焦虑,表现出一种“无处可逃”的绝望感。最后几句提到的战争与谋划,则反映出时局的动荡和个人的渺小,质问谁能真正改变这一切,展现了作者对命运的思考与无奈。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绘,结合个体内心的挣扎,构成了一幅充满哲理与情感的画面。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词测试:
王守仁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诗中“百战西江”主要指什么?
诗歌的主题思想主要围绕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