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6:07: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6:07:03
衣冠且从俗,犹有晋风流。我爱陶贞白,人称马少游。蜂房寒未割,鸡栅暖宜修。不必论三仕,何如号四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世俗生活的无奈与对古人风流的向往。虽然我们身处于繁忙的世俗中,但仍然有古代晋朝的风范在。作者对陶渊明的高洁情操和马氏的才华表示喜爱。冬天蜂房尚未修整,而鸡舍则需要温暖的照顾。在这个时候,不必再讨论官场上的三位仕途名士,不如号召大家四处闲适、安享生活的乐趣。
贝琼,明代诗人,生活在社会动荡与变革的时期。诗人以清新脱俗的风格著称,常常在作品中表现对自然和隐逸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对当时的社会现象持有批判态度。
此诗作于冬至之际,诗人以节气为背景,传达出对隐逸生活的渴望和对世俗官场的反思,表现出一种对传统文化的怀念和对现实生活的无奈。
这首诗以简练而富有哲理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对古代文人风范的追慕。诗的开头以“衣冠且从俗”揭示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无奈,虽然身处繁华,却难以摆脱世俗的束缚。接着提到“犹有晋风流”,则是一种对晋朝文人风范的向往,表达了对脱离世俗、追求高洁生活的渴望。陶渊明和马援的提及,彰显出诗人对于才华与品德的推崇,同时也暗示了自己所追求的生活理想。
“蜂房寒未割,鸡栅暖宜修”进一步描绘了现实生活的琐碎与无奈,暗示着在追求理想与现实生活之间的矛盾。而最后一句“不必论三仕,何如号四休”,则是诗人的自我解脱之道,选择放弃对官场的追逐,转而追求一种更为宁静和闲适的生活,在此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人生态度的反思与选择。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世俗生活的反思与对隐逸生活的追求,通过对古代文人风流的回望,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现实生活的无奈。
诗中“衣冠且从俗”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不必论三仕,何如号四休”中的“四休”指的是什么?
可以将此诗与陶渊明的《饮酒》进行对比,探讨二者对隐逸生活的不同表达与情感。陶渊明更为直接地描绘了隐逸生活的美好,而贝琼则在世俗与理想之间徘徊,表现出一种更为复杂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