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7:07: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7:07:29
《采桑子》
作者:晏殊 〔宋代〕
阳和二月芳菲遍,暖景溶溶。
戏蝶游蜂,深入千花粉艳中。
何人解系天边日,占取春风。
免使繁红,一片西飞一片东。
春暖花开的二月,百花齐放,满眼的芬芳。
蝴蝶和蜜蜂在花间嬉戏,沉醉于那五彩斑斓的花海中。
有谁能把天边的太阳系住,让它享受这春风的温暖?
免得那繁红的花瓣,向西飞去又向东飘散。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本诗并未涉及具体的历史典故,但通过描绘春天的自然景象,表达对春天的赞美与向往,反映了古代人们对自然美的热爱。
作者介绍
晏殊(991年-1055年),字叔原,号小山,北宋时期的著名词人和政治家。他的词风清丽婉约,常常融入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晏殊在政治上也有所建树,曾任宰相,但因其词作而为后世广为流传。
创作背景
《采桑子》创作于北宋时期,正值农历二月,春暖花开的时节。此时,万物复苏,诗人通过描绘春天的美景,表达对春天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感悟。
《采桑子》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春天的美丽景象,展现了诗人对生机勃勃的春日的赞美。开篇以“阳和二月芳菲遍”引入,生动地描绘了春天的到来,温暖的阳光和绚烂的花朵令人心旷神怡。接着,诗人描绘了蝴蝶和蜜蜂在花间翩翩起舞的场景,展现了自然界生机勃勃的活力。这种景象不仅让人感受到春天的美好,更渗透出一种轻松愉悦的心情。
随后,诗中提出“何人解系天边日”的设问,表明了对春光的珍惜与渴望,暗示人们希望能把握住美好的时光。然而,结尾却通过“免使繁红,一片西飞一片东”表达了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感叹,展现了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无奈。整首诗在描绘春天的美丽的同时,也反映了人生的短暂与珍惜当下的哲理,体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深刻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春日的美好景象,表达了对生命短暂与美好时光的珍惜,体现了自然与人心的和谐共鸣。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不仅描绘了春天的美丽,更蕴含着对生命、时间的思考与感悟。
诗词测试
诗中“阳和二月芳菲遍”的意思是?
A. 春天的阳光洒满大地,花香四溢
B. 冬天的寒冷依旧
C. 夏天的烈日炎炎
答案:A
“何人解系天边日”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时间的无奈与珍惜
B. 对春天的赞美
C. 对秋天的向往
答案:A
诗中提到的“繁红”指的是什么?
A. 红色的花瓣
B. 夕阳
C. 秋天的落叶
答案:A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通过以上分析与学习,希望能帮助您更深入地理解晏殊的《采桑子》及其背后的情感与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