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6:12: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6:12:14
题尚友轩
作者: 张镃 〔宋代〕
作者无如八老诗,古今模轨更求谁。
渊明次及寒山子,太白还同杜拾遗。
白傅东坡俱可法,涪翁无巳总堪师。
胸中活底仍须悟,若泥陈言却是痴。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诗歌创作上对古代名家的敬仰与追求。作者认为,古代的八位诗人无可比拟,今天的诗人又能向谁学习呢?他提到陶渊明和寒山,他们的作品值得效仿;而李白和杜甫也是应该学习的对象。白居易和苏轼的诗风同样可以借鉴,而涪翁(即陆游)虽已无生,但其诗作依然可以作为师法的对象。作者最后指出,内心真正的领悟才是创作的关键,若只是泥于陈旧的言辞,那就显得愚蠢。
作者介绍:张镃,字子璋,号雪窗,宋代诗人,致力于诗歌创作,作品常体现对传统的继承与超越。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宋代,正值士人对于诗歌艺术的追求和对古典诗人的崇敬之时,张镃在这首诗中表达了自己对古代诗人的敬仰,并强调诗歌创作应有真知灼见。
这首诗的结构严谨,语言简练,蕴含着丰富的诗歌哲学。诗人开篇即以“作者无如八老诗”引出主题,表明对古代诗人的崇高敬意。接下来的几句列举了陶渊明、寒山、李白、杜甫等众多文学巨匠,展现了诗人广博的文学视野与对前辈的尊重。这些诗人不仅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也代表了各自的诗歌风格与精神追求。
诗的后半部分转而强调“胸中活底仍须悟”,这句话揭示了张镃对诗歌创作的深刻理解。诗人认为,单纯模仿前人的作品是远远不够的,真正的艺术创作需要内心的领悟与智慧。诗的最后一句“若泥陈言却是痴”则是对那些只会重复古人言辞的人的批判,强调了原创性在艺术创作中的重要性。
整首诗在追求古人风范与强调个人悟性的对比中,展现了宋代士人对文学的思考与探索,体现了深邃的文学哲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强调了对古代诗人的敬仰,同时呼吁诗人应有独立思考与内心的真实领悟,反对盲目模仿,体现了对诗歌创作的深刻认识。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八老”包括哪些诗人?
诗中提到的“胸中活底”指的是什么?
若只会模仿古人言辞,诗人认为这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这些参考书目可以帮助进一步理解古代诗词的美学与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