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3:59: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3:59:22
掠削娇云放嫩晴,三朝五日即清明。垂杨幸自风流杀,莫著啼乌只著鹦。
春天的阳光透过柔美的云彩洒在大地上,三天五日就快到清明节了。垂柳在微风中摇曳,显得格外风流倜傥;不要只听到乌鸦的叫声,应该关注那只美丽的鹦鹉。
“清明”是中国传统节日,通常在每年4月5日前后,是扫墓、祭祖的日子。柳树在古代文学中常常与春天联系在一起,象征着生命的复苏和自然的美好。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散文家,因其诗歌清新自然、语言流畅而受到后世推崇。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个人情感,展现了对生活的热爱。
春望二首创作于春季,正值杨万里对春天的热爱与欣赏之时。这首诗通过描写春天的景色,表达了对生命的感悟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美景,以清新的笔调展现了春日的气息。诗人用“掠削娇云放嫩晴”开篇,生动地描绘了初春阳光透过云层的情景,给人以温暖的感觉。接着提到“清明”,引发了人们对春天的思考与期待。通过“垂杨幸自风流杀”,诗人不仅描绘了柳树的柔美,更隐含了对生命力的赞美。最后一句“莫著啼乌只著鹦”则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呼应了上文的春光明媚。
整首诗气韵生动,语言清新,展现了诗人对春日的热爱与向往,充满了生机与活力,体现了宋代诗歌的独特魅力。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生命的热爱与对自然美的赞美,同时也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掠削娇云放嫩晴”中的“娇云”是指什么?
“三朝五日即清明”里提到的清明节通常是在什么时候?
诗中提到的“垂杨”象征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