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05:48: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5:48:48
盛世英才偶未逢,寄身无地转如蓬。
诗亲东野穷尤壮,赋拟相如老更工。
雕鹗不飞行奋迅,璠玙未献要磨礲。
会须自要唐衢荐,谁与吹嘘借更风。
在盛世之中,英才偶然没有遇到机会,像蒲公英一样漂泊无依。
我与诗的亲近是在东野,虽已穷困但仍然意气风发;
我模仿相如的风格,年纪虽长却愈发成熟。
雕鹰虽然不飞行却依然迅猛,璠玙还未被献出需要磨砺。
最终还是希望能够被唐衢所推荐,谁能与我同声相应,借风扬名呢?
李弥逊(生卒年不详),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和高雅的艺术追求著称。李弥逊的作品常反映出对时代的思考和对个人命运的感慨,凝聚了丰富的情感和哲理。
此诗写于李弥逊送别朋友王彦声之际,表达了对人才遭遇的惋惜与对未来的期盼,反映出当时社会对人才的渴求和对个人理想的追求。
这首诗以优美的语言展示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及对人才未遇的惋惜。首句“盛世英才偶未逢”道出了在繁荣的时代中,人才却可能未能施展才华的无奈。接下来的几句,诗人通过自我剖析,表明尽管身处穷困,但仍然意气风发,努力追求更高的艺术境界,展现了强烈的自我激励和不屈不挠的精神。
诗中的意象丰富而生动,雕鹗与璠玙的比喻,既展现出诗人对自身才能的自信,又暗示了磨砺的重要性。这种通过自然界的意象来比拟人类的理想与追求,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
最后,通过对“唐衢”的呼唤,诗人表达了对被社会认可的渴望。这不仅是对自己未来的期望,也反映了对时代和社会的思考。整首诗在抒发情感的同时,展示了李弥逊深邃的思想和高尚的情操,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整首诗通过对人才遭遇的感慨,表达了对理想的追求与对未来的希望,体现了诗人对社会的责任感和对个人价值的思考。
这些意象的结合,映射出诗人对自身及社会的深刻思考,体现出人才与机会之间的矛盾。
诗中“盛世英才偶未逢”表达了什么情感?
“雕鹗不飞”中的“雕鹗”象征什么?
诗人想要被谁推荐?
李白的《将进酒》与李弥逊的《送王彦声归苕溪二首》都表达了对理想与人生的追求,但李白更显豪迈,而李弥逊则更注重内心的感悟与对友的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