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18:58: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8:58:45
偶脱尘中一梦阑,欲穷幽事遍寻山,
静怜人境鸡虫扰,老惬僧窗枕簟闲。
十里秋香随屐齿,四更山月上帘颜。
登临物色催诗兴,未信天於我辈悭。
偶然从尘世中脱离,沉浸在梦的边缘,想要探寻幽深的事物,便四处游览山川。
静静地怜惜人间的鸡鸣虫叫,老和尚在窗前的床榻上悠闲自得。
十里的秋香伴随着鞋底的印痕,四更时分的山月映照在窗帘上。
登高望远的情景激发了我的诗兴,难道天意真对我等如此吝啬吗?
作者介绍:李弥逊,字子韶,号东篱,宋代诗人,生于绍兴,曾任职于官府,晚年隐居于东山,性情洒脱,擅长山水诗,作品多表现对自然的热爱与人生态度。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李弥逊隐居东山期间,表达了他对自然景色的热爱与对人世浮华的淡泊心态。东山风景如画,给了他灵感,他在游览中感悟人生,感受到自然的宁静与人间的喧嚣。
李弥逊的《和韵钱申伯游东山圣泉》,是一首充满自然气息的山水田园诗。全诗意境清幽,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首联“偶脱尘中一梦阑”,开篇便以“梦”引入,暗示诗人对世俗的超脱与向往,仿佛在梦中游历,追寻那幽深的自然之美。
接着的“欲穷幽事遍寻山”,表达了诗人对幽静山水的向往,他希望能深入探寻那些不为人知的美好。诗中“静怜人境鸡虫扰”,则体现了诗人在欣赏自然的同时,对世间喧嚣的无奈与淡然。老和尚的悠闲自得,与周围的喧闹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
“十里秋香随屐齿,四更山月上帘颜”,描绘了秋天的气息与夜晚的宁静,秋香伴随着步履留下的痕迹,月光透过窗帘照在脸上,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美好的氛围。最后两句“登临物色催诗兴,未信天於我辈悭”,则是对诗人创作热情的自我激励,表达了对命运的不屈服与对人生的积极态度。
整首诗通过优美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使人感受到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与自在。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世喧嚣的淡泊,体现了诗人对命运的反思与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偶脱尘中一梦阑”意指:
“十里秋香随屐齿”描述的是:
诗中提到的“老惬僧”象征: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这些参考资料可以为更深入的研究提供支持与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