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和韵钱申伯游东山圣泉

《和韵钱申伯游东山圣泉》

时间: 2025-05-06 18:58:45

诗句

偶脱尘中一梦阑,欲穷幽事遍寻山,静怜人境鸡虫扰,老惬僧窗枕簟闲。

十里秋香随屐齿,四更山月上帘颜。

登临物色催诗兴,未信天於我辈悭。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8:58:45

原文展示:

偶脱尘中一梦阑,欲穷幽事遍寻山,
静怜人境鸡虫扰,老惬僧窗枕簟闲。
十里秋香随屐齿,四更山月上帘颜。
登临物色催诗兴,未信天於我辈悭。


白话文翻译:

偶然从尘世中脱离,沉浸在梦的边缘,想要探寻幽深的事物,便四处游览山川。
静静地怜惜人间的鸡鸣虫叫,老和尚在窗前的床榻上悠闲自得。
十里的秋香伴随着鞋底的印痕,四更时分的山月映照在窗帘上。
登高望远的情景激发了我的诗兴,难道天意真对我等如此吝啬吗?


注释:

  • 偶脱:偶然脱离。
  • 尘中:指世俗的尘世。
  • 幽事:指深邃而隐秘的事情。
  • 静怜:安静地怜惜。
  • 鸡虫扰:鸡鸣和虫鸣的干扰。
  • 老惬:年长者感到满足、愉快。
  • 屐齿:木屐的底部,留下的印痕。
  • 帘颜:窗帘的脸面,指窗户。
  • 登临物色:登高望远,观察事物。
  • 催诗兴:激发写诗的兴致。
  • 未信天於我辈悭:不相信天意对我们如此吝啬。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李弥逊,字子韶,号东篱,宋代诗人,生于绍兴,曾任职于官府,晚年隐居于东山,性情洒脱,擅长山水诗,作品多表现对自然的热爱与人生态度。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李弥逊隐居东山期间,表达了他对自然景色的热爱与对人世浮华的淡泊心态。东山风景如画,给了他灵感,他在游览中感悟人生,感受到自然的宁静与人间的喧嚣。


诗歌鉴赏:

李弥逊的《和韵钱申伯游东山圣泉》,是一首充满自然气息的山水田园诗。全诗意境清幽,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首联“偶脱尘中一梦阑”,开篇便以“梦”引入,暗示诗人对世俗的超脱与向往,仿佛在梦中游历,追寻那幽深的自然之美。

接着的“欲穷幽事遍寻山”,表达了诗人对幽静山水的向往,他希望能深入探寻那些不为人知的美好。诗中“静怜人境鸡虫扰”,则体现了诗人在欣赏自然的同时,对世间喧嚣的无奈与淡然。老和尚的悠闲自得,与周围的喧闹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

“十里秋香随屐齿,四更山月上帘颜”,描绘了秋天的气息与夜晚的宁静,秋香伴随着步履留下的痕迹,月光透过窗帘照在脸上,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美好的氛围。最后两句“登临物色催诗兴,未信天於我辈悭”,则是对诗人创作热情的自我激励,表达了对命运的不屈服与对人生的积极态度。

整首诗通过优美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使人感受到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与自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偶脱尘中一梦阑:偶然从尘世中脱离,沉浸在梦的边缘。表达了对世俗生活的逃避。
  2. 欲穷幽事遍寻山:想要探寻幽深的事物,便四处游览山川。表现了诗人对自然和内心探索的渴望。
  3. 静怜人境鸡虫扰:安静地怜惜人间的鸡鸣虫叫。表达对人间喧嚣的淡然态度。
  4. 老惬僧窗枕簟闲:老和尚在窗前的床榻上悠闲自得。展现一种恬淡的生活状态。
  5. 十里秋香随屐齿:十里的秋香伴随着鞋底的印痕。描绘秋天的美好,强调与自然的亲密接触。
  6. 四更山月上帘颜:四更时分的山月映照在窗帘上。意境宁静,展现夜晚的美丽。
  7. 登临物色催诗兴:登高望远的情景激发了我的诗兴。表现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感悟与创作灵感。
  8. 未信天於我辈悭:难道天意真对我等如此吝啬吗?表达对命运的反思与不屈服的态度。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尘中一梦”暗喻对世俗的逃离。
  • 拟人:将秋香与屐齿结合,赋予自然以生命感。
  • 对仗:如“十里秋香”与“四更山月”,句式工整,增强节奏。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世喧嚣的淡泊,体现了诗人对命运的反思与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象征世俗生活的纷扰。
  2. :象征对理想世界的追求与向往。
  3. 鸡虫:代表人间的喧嚣与烦扰。
  4. 秋香:象征自然的美好与丰盈。
  5. 山月:象征宁静与超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偶脱尘中一梦阑”意指:

    • A. 对现实的逃避
    • B. 深入梦境
    • C. 追求理想
    • D. 享受生活
  2. “十里秋香随屐齿”描述的是:

    • A. 田园风光
    • B. 自然的芬芳
    • C. 人间的喧嚣
    • D. 诗人的孤独
  3. 诗中提到的“老惬僧”象征:

    • A. 生活的烦恼
    • B. 内心的宁静
    • C. 追求名利
    • D. 对自然的排斥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李白的《庐山谣》与李弥逊的《和韵钱申伯游东山圣泉》同样描绘自然之美,但李白更加豪放,而李弥逊更显细腻与淡泊。

参考资料:

  1. 李弥逊生平及作品分析
  2. 宋诗鉴赏与研究
  3. 山水诗的风格与发展

这些参考资料可以为更深入的研究提供支持与启示。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咏画屏风诗 九 周五声调曲 羽调曲 二 周祀圜丘歌十二首 其六 云门舞 奉梨诗 和赵王看伎诗 拟咏怀诗二十七首 其二十 周五声调曲 宫调曲 四 和炅法师游昆明池诗二首 其二 送卫王南征诗 对酒诗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一齐天下 海波不惊 包含认的词语有哪些 己字旁的字 音字旁的字 见徒 枯井颓巢 拨卷 天平地成 痛哭 龟年鹤寿 育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耒字旁的字 甘字旁的字 昫昫 竖心旁的字 侠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痛悔前非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