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9:31: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9:31:37
窗里人初起,窗前柳正娇。
捲帘冲落絮,开镜见垂条。
坐对分金线,行防拂翠翘。
流莺空巧语,倦听不须调。
窗内的人刚刚起床,窗外的柳树正显得娇嫩。
卷起帘子,轻风吹动落花,打开镜子,看到柳条低垂。
坐在这里对着分开的金线,行走时怕撞到翠绿的发饰。
黄莺在空中唱着巧妙的歌曲,我已经厌倦了,不想再调音。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这首诗表现了早晨的宁静与生活的美好,柳树象征着春天的生机,而黄莺则是春天的使者,常常寓意着生机与希望。
作者介绍: 孙蕙兰,元代女诗人,活跃于元代的文人圈。她的诗歌以清新自然、细腻入微见长,常常表现出女性特有的细腻感受和对生活的深刻观察。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元代,社会经济文化相对繁荣,女性开始有更多的表达空间,诗人通过描写日常生活,表达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绿窗诗十八首 其一》是一首描写清晨生活的诗,诗中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展现了一幅生动的春日画卷。开篇“窗里人初起,窗前柳正娇”描绘了一个清晨的场景,窗前的柳树在晨光中显得格外娇嫩,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这种细节的描写不仅让人感受到清晨的温暖与宁静,也是对春天的赞美。
接下来的“捲帘冲落絮,开镜见垂条”,则是通过卷帘、落花、柳条等意象,进一步渲染了春天的气息。诗人用“冲落絮”来描绘春风的轻柔,仿佛可以听到花瓣随风飘落的声音,增添了诗的韵律感。
“坐对分金线,行防拂翠翘”展示了生活中的细节,诗人以一种优雅的姿态面对生活中的点滴,同时也表现了对生活美好的追求与向往。最后一句“流莺空巧语,倦听不须调”则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惆怅,似乎是对美好事物的疲惫和对生活的思考。
整首诗通过清新的意象和细腻的感受,展现了春天早晨的宁静与美好,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深刻感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清晨的生活场景,表现出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深刻感悟,同时也反映了内心对美好事物的矛盾心态。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这首诗的开头“窗里人初起”描绘的是哪个时间段?
诗中提到的“柳正娇”指的是什么?
诗中的“流莺空巧语”表达了什么情感?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