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颂古三十八首

《颂古三十八首》

时间: 2025-05-03 19:56:24

诗句

踏翻地轴地不动,推倒天关天更高。

稳泛儿船归少室,至今天下起风涛。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9:56:24

原文展示:

踏翻地轴地不动,推倒天关天更高。
稳泛儿船归少室,至今天下起风涛。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壮阔的景象:尽管大地的轴心被翻转,地面却依然稳固不动;即使天的关隘被推倒,天空却显得更为高远。诗人乘着小船稳稳归来,尽管如今的世界却风起云涌,波涛汹涌。

注释:

  • 踏翻地轴:指的是翻转地球的轴心,形象地表现出力量的巨大。
  • 推倒天关:天关可理解为天的屏障,象征着极高的界限。
  • 稳泛儿船:形容小船在波涛中稳稳驶行,展示出一种从容自若的态度。
  • 少室:指少室山,可能是诗人心灵的归处。
  • 风涛:象征世事的动荡与不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释从瑾,宋代高僧,生平不详,致力于佛教文化与诗词创作,风格多以哲理和自然为主题,常表现出对宏大景象的沉思与感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动荡的社会环境中,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反映出对人世无常和内心平静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颂古三十八首》以其震撼人心的意象和深邃的哲理而著称。诗的开头“踏翻地轴地不动,推倒天关天更高”便展示了诗人对宇宙力量的思考。通过夸张的手法,诗人表达了自身在面对宇宙浩瀚时的渺小与无畏。接下来的“稳泛儿船归少室”则展示了诗人在风波中保持内心的平静与坚定,体现了他内心的安宁与智慧。最后一句“至今天下起风涛”则回归现实,感叹社会动荡不安,突显出诗人对当下局势的深刻关注和反思。

总的来说,这首诗把宏观的自然景象与微观的个人内心体验结合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宏伟而又细腻的画面。诗人通过对比手法,将外在的风涛与内心的宁静形成鲜明对照,展现出一种超然的境界,也呼唤人们在纷扰中保持内心的坚定与安定。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踏翻地轴地不动:描写一种极大的力量将地轴翻转,但地面依旧坚固,暗示着不变的本质。
  • 推倒天关天更高:即便打破了天的界限,反而更显天空的辽阔,象征着突破限制后的广阔前景。
  • 稳泛儿船归少室:诗人乘小船归家,象征着内心的安宁与归属。
  • 至今天下起风涛:反映社会的动荡与不安,表达对现实的深刻感悟。

修辞手法:

  • 夸张:如“踏翻地轴”与“推倒天关”,以极大的力量形象展现诗人的情感。
  • 对仗:如“地不动”和“天更高”,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 意象:如“儿船”、“少室”等,表现出诗人的归属感与安宁。

主题思想:

全诗传达了在面对外界动荡时,内心应保持平静与坚定的思想,反映出一种哲学的思考与人生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地轴:象征着稳定与不变的基石。
  • 天关:代表着极限与界限。
  • 儿船:象征着脆弱与温暖的归属感。
  • 风涛:象征世事的变化与动荡。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踏翻地轴”主要想表达什么?

    • A. 力量的巨大
    • B. 地球的运动
    • C. 人的渺小
  2. “稳泛儿船”中的“儿船”象征着?

    • A. 小而脆弱的事物
    • B. 坚韧不拔的意志
    • C. 不可预测的未来
  3. 诗中提到的“风涛”主要象征什么?

    • A. 自然的力量
    • B. 社会的动荡
    • C. 个人的斗争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登高》
  • 李白的《庐山谣》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庐山谣》相比,两者都表现了对自然景象的赞美与思考,但释从瑾更侧重于内心的安宁,而李白则表现出对自由的向往与对自然的崇拜。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释从瑾与他的诗》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雪中狂言五首 其五 早秋感怀 次韵子夷兄弟十首 贫病投劾乞补外官亲友问者以诗答之 春寒 感遇二十五首 春雨中偶成四首 其一 梁冀 青桐道中值雨凡数里舟行久之颇有江湖之思二 书事寄晁应之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麦丘之祝 狐踪兔穴 刺蜜 山字旁的字 岁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乡进 流露 鬼字旁的字 几字旁的字 贪粗 包含擒的词语有哪些 气字旁的字 击结尾的成语 五月粜新谷 榻车 时移事去 翻黄倒皁 支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