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8:39: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8:39:18
阴阳消长风闻际,堂陛尊严山立时。
阴阳交替,消长之间,风声传来,恰如在这高堂之上,尊严矗立,如同山岳一般。
古代文化中,阴阳理论是哲学思想的核心,强调事物之间的对立统一。尊严和权力通常与山的稳固、不可动摇相联系,体现出一种威严和不屈的姿态。
宋自适,宋代诗人,其作品多表现对自然的观察与哲理的思考。他的诗风清新俊逸,常以简练的语言表达深刻的意境。
这首诗可能是在一种静谧的环境中写成,诗人观察自然与社会的变迁,感受到阴阳之间的变化与天地的尊严,从而引发内心的感悟。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深厚的意象,展现了自然与人文之间的和谐关系。开头的“阴阳消长”引入了哲理的思考,暗示着万物的变化和发展。在这里,诗人将自然界的变化与人类社会的尊严相联系,表达了一种对自然法则和社会秩序的深刻理解。
“风闻际”则给人一种动态的感觉,仿佛在描绘一种随风而来的声音,增强了诗的立体感和现场感。接下来的“堂陛尊严山立时”则将这种感觉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强调一种不容动摇的威严。这种对比与统一,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领悟与哲学思考。
诗中使用了对比与拟人手法,通过阴阳与风声的结合,把自然与人文的关系表现得淋漓尽致。用“山立”比喻尊贵地位的稳重,增强了诗的意象。
整首诗歌强调了自然法则与社会尊严的统一,表达了对天地变化的感悟,以及对人类尊严的重视。
“阴阳”在诗中象征什么?
A. 生命的长短
B. 变化与对立
C. 贫富差距
D. 友情的深浅
“堂陛尊严”中,“堂陛”指什么?
A. 高山
B. 皇宫或高堂
C. 庙宇
D. 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