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3:59: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3:59:20
北望蝶山,西迷凤苑。
忽忽醉里题诗满。
黄花只似去年黄,
去年人去黄花远。
雨压城荒,丘园路断。
却晴又恨公来晚。
依稀自唱古人诗,
明年此会知谁健。
向北望去是蝶山,西边迷失在凤苑。
在醉意朦胧中,诗篇满纸。
黄花依然犹如去年盛开,
而去年的故人,早已远去,只剩黄花孤零。
雨水压得城中荒凉,丘园小路已断绝。
晴天却又恨你来得太晚。
隐约自唱古人的诗,
明年这次相聚,究竟谁能继续相聚呢?
作者介绍:刘辰翁,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著称。他的诗歌多描写自然景色与人情,常融入哲理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作者对往事的回忆,或因季节变迁而感怀,表现出对时光流逝的惋惜与对友人的思念。
《踏莎行·北望蝶山》是一首充满怀旧情感的词作。诗中通过描写北望蝶山的景象,引出对往年友人相聚的追忆。开头两句意境优美,展现了自然景色与内心情感的结合。特别是“黄花只似去年黄”,不仅描绘了自然之景,更是对过往的感慨,黄花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展现了作者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中间几句“雨压城荒,丘园路断”,则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表现出一种荒凉与孤寂。雨水的压迫感与城市的荒凉形成鲜明对比,传达出一种无奈与惆怅。接着“却晴又恨公来晚”,表达了对友人未能及时相聚的遗憾,情感愈加浓烈。
最后的“明年此会知谁健”,不仅让人想到未来的相聚,更引发对生命脆弱的思考。整首词歌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情感,反映了人生的无常与对友情的渴望,给人以强烈的共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与对人事变迁的思考,表现出对友人相聚的渴望与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传达了对生命脆弱与珍贵的深刻感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北望蝶山”中,“蝶山”象征什么?
诗中“黄花”主要表现了什么情感?
“却晴又恨公来晚”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