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09:41: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09:41:19
夜雨书窗
秋风拂尽热,半夜雨淋漓。
绕屋是芭蕉,一枕万响围。
恰似钓鱼船,篷底睡觉时。
夜晚的雨淋淋地落下,秋风已经吹走了炎热。房屋四周是摇曳的芭蕉树,雨声如同万千响声围绕在我的枕头旁。就像钓鱼的船只,在篷下安静地睡觉。
本诗没有涉及特定的历史典故,主要描绘了夜雨中的静谧氛围,通过自然景象传达诗人的内心感受。
周敦颐(1017年-1073年),字希声,号涪翁,晚号濂溪,宋代著名理学家、诗人、书法家,是“宋明理学”的奠基者之一。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常常以自然景物寄托情感。
此诗创作于周敦颐的晚年,正值秋季,诗人可能在某个雨夜独坐书窗,感受到秋雨的清凉与内心的宁静。诗中描绘的场景既是自然的写照,也是诗人内心世界的反映。
《夜雨书窗》是一首充满静谧与思索的诗篇,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秋夜雨中的独特氛围。诗的开头用“秋风拂尽热”揭示了季节的变迁,炎热的夏季已经过去,取而代之的是清凉的秋风,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半夜雨淋漓”则直接描绘出夜晚的细雨,声音清脆,充满了生机。诗中“绕屋是芭蕉”一语,生动地描绘出雨夜中芭蕉树在风雨中摇曳的情景,给人以视觉和听觉上的双重享受。“一枕万响围”则将雨声比作无数个声音围绕在身边,体现了诗人在这样一个宁静的夜晚所感受到的孤独与思索。
最后两句“恰似钓鱼船,篷底睡觉时”更是将诗意推向了高潮,诗人通过将自己与钓鱼船上的安静状态相比较,表达了内心的宁静与放松。整首诗以自然景物为载体,传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哲思,显示出周敦颐作为理学家的深邃思想和对自然的热爱。
整首诗通过描绘秋夜雨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内心的宁静,反映了人对自然的感悟和对生活的哲思,展示了周敦颐深厚的文化底蕴与独特的艺术风格。
诗中“秋风拂尽热”意指什么?
“一枕万响围”中的“万响”指的是什么?
诗的主题主要表达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