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胡太傅挽词二首 其一

《胡太傅挽词二首 其一》

时间: 2025-05-04 01:57:57

诗句

谠言留简册,恭德载闺门。

福履三朝盛,官仪一品尊。

九原无复起,万事付谁论。

不必诸儒记,清名久自存。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1:57:57

原文展示:

胡太傅挽词二首 其一 谠言留简册,恭德载闺门。 福履三朝盛,官仪一品尊。 九原无复起,万事付谁论。 不必诸儒记,清名久自存。

白话文翻译:

正直的言论被记录在史册上,恭敬的德行在家庭中传承。 福禄在三个朝代中都非常兴盛,官职达到了一品的尊贵。 九泉之下无法再起来,一切事务都交给谁来评说。 不需要众多学者来记述,清高的名声自然会长久存在。

注释:

  • 谠言:正直的言论。
  • 简册:史册,指历史记录。
  • 恭德:恭敬的德行。
  • 闺门:家庭。
  • 福履:福禄,指幸福和地位。
  • 三朝:指连续的三个朝代。
  • 官仪:官职的仪式和尊贵。
  • 一品:古代官职的最高等级。
  • 九原:指九泉之下,即死后。
  • 诸儒:众多学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曾巩(1019-1083),字子固,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与王安石、苏轼并称“苏门四学士”。他的诗文以清新自然、含蓄深沉著称,尤其擅长写景抒情。这首《胡太傅挽词二首》是他在胡太傅去世后所作,表达了对胡太傅的敬仰和对其去世的哀悼。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胡太傅去世后所作,胡太傅是曾巩的恩师,曾巩对其有着深厚的感情。诗中表达了对胡太傅的敬仰和对其去世的哀悼,同时也体现了曾巩对人生和名声的深刻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胡太傅的生平和品德的赞颂,表达了对他的深切敬仰和对其去世的哀悼。诗中“谠言留简册,恭德载闺门”一句,既赞扬了胡太傅的正直和德行,也暗示了他的名声将永载史册。后文“九原无复起,万事付谁论”则表达了对生死的深刻思考,认为一切事务最终都将无人评说,唯有清高的名声能够长久存在。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曾巩对人生和名声的深刻洞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谠言留简册”:正直的言论被记录在史册上,表明胡太傅的正直和贡献将被后人铭记。
  2. “恭德载闺门”:恭敬的德行在家庭中传承,强调胡太傅的品德对家庭的影响。
  3. “福履三朝盛”:福禄在三个朝代中都非常兴盛,指胡太傅在多个朝代中都有显赫的地位和成就。
  4. “官仪一品尊”:官职达到了一品的尊贵,强调胡太傅的官职非常高。
  5. “九原无复起”:九泉之下无法再起来,表达对胡太傅去世的哀悼。
  6. “万事付谁论”:一切事务都交给谁来评说,表达对生死和名声的思考。
  7. “不必诸儒记”:不需要众多学者来记述,暗示胡太傅的名声自然会长久存在。
  8. “清名久自存”:清高的名声自然会长久存在,强调胡太傅的名声将永垂不朽。

修辞手法:

  • 对仗:如“谠言留简册,恭德载闺门”和“福履三朝盛,官仪一品尊”,通过工整的对仗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韵律美。
  • 比喻:如“九原无复起”比喻死亡,表达了对胡太傅去世的哀悼。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对胡太傅的敬仰和对其去世的哀悼,同时也体现了对人生和名声的深刻思考。诗中强调了正直和德行的重要性,认为这些品质能够使人的名声永垂不朽。

意象分析:

  • 谠言:正直的言论,象征着胡太傅的正直和贡献。
  • 简册:史册,象征着胡太傅的名声将被后人铭记。
  • 恭德:恭敬的德行,象征着胡太傅的品德对家庭的影响。
  • 九原:九泉之下,象征着死亡和永恒。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谠言留简册”中的“谠言”指的是什么? A. 正直的言论 B. 恭敬的德行 C. 福禄 D. 官职 答案:A

  2. 诗中“九原无复起”中的“九原”指的是什么? A. 九泉之下 B. 三个朝代 C. 一品官职 D. 家庭 答案:A

  3. 诗中“清名久自存”表达了什么意思? A. 不需要众多学者来记述 B. 清高的名声自然会长久存在 C. 一切事务都交给谁来评说 D. 福禄在三个朝代中都非常兴盛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安石的《胡太傅挽词》:同样是悼念胡太傅的作品,可以比较两位诗人的表达方式和情感。
  • 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表达了对亡妻的思念,可以比较对逝者的哀悼和对生死的思考。

诗词对比:

  • 曾巩的《胡太傅挽词二首》与王安石的《胡太傅挽词》:比较两位诗人在悼念胡太傅时的不同表达方式和情感。
  • 曾巩的《胡太傅挽词二首》与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比较对逝者的哀悼和对生死的思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曾巩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他的诗歌风格。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和特点,有助于理解曾巩的诗歌背景。
  • 《曾巩诗集》:收录了曾巩的全部诗作,是研究其诗歌的重要资料。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金缕曲 澹人江村图 金缕曲 竹影 金缕曲 其二 金缕曲·梅花岭瞻史公遗像 金缕曲 瘦蝶 金缕曲 金陵道中 金缕曲 前填吊健行一阕,亚子和之,凄婉特甚。兹复依韵写此,虽曰未逮,辄唤奈何 金缕曲 乙亥除日樊城度岁作 金缕曲 金缕曲·三次和南村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绳枢瓮牖 包含森的词语有哪些 虎变不测 三思而行 竖心旁的字 角字旁的字 鼎字旁的字 反文旁的字 春秋无义战 黑眚 缶字旁的字 包含雍的词语有哪些 隔行如隔山 挥戈回日 苦瘠 嚼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千态万状 天弢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