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5:30: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5:30:50
游大佛寺见如来佛像有感
作者: 马文炜 〔清代〕
为天入地漫相猜,
万古圣凡总一骸。
孽海茫茫谁得渡,
莲台闲煞佛如来。
全诗翻译:
在天与地之间,众人无休止地猜测和揣摩,
古往今来的圣人和凡人都归于一具尸骸。
茫茫孽海中,谁能得以渡过?
莲台之上,佛陀显得悠闲自得。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马文炜,清代诗人,擅长古典诗词,其作品常融入个人情感与哲理思考。他的诗风清新、雅致,富有哲理性。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游览大佛寺时,作者在见到如来佛像的瞬间产生的感慨,反映了对人生意义和佛教哲理的思索。
这首诗以游览大佛寺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生命、信仰和人类命运的深刻思考。开头两句“为天入地漫相猜,万古圣凡总一骸”,描绘了人在宇宙面前的渺小与无知。人们在世俗生活中不断猜测、追求真理,却最终只能面对生命的终结与虚无。接下来的“孽海茫茫谁得渡”,则反映出对人生苦难与超脱的渴望,表达了对佛教哲理中解脱与救赎的追寻。
最后一句“莲台闲煞佛如来”,通过描绘佛陀的悠闲自得,传达出一种超然于世的宁静与智慧。整个诗篇将人生的苦恼与佛教的智慧对比,展现了诗人对生死和信仰的深刻思考,体现出一种对生命的无奈与对佛法的向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探讨了人生的意义、死亡的不可避免以及超脱的追求,展现了佛教哲理中对生命的理解。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孽海”指的是什么?
A. 美好的境界
B. 罪恶的深渊
C. 自然的海洋
D. 佛教的教义
诗的最后一句“莲台闲煞佛如来”表达了什么?
A. 佛陀的忙碌
B. 佛陀的安闲与智慧
C. 佛教的复杂
D. 人生的困惑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