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4:56: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4:56:52
危冈下千仞,势峭若趋重。
篮舆苦倒悬,前颈承后踵。
临崖步始转,倚壁肩更耸。
吾身在中央,宕飏挂枝蛹。
群峰叠巨浪,碧海莽莽涌。
揽远尽众观,出险有余恐。
须臾历夷坦,轻捷快推拥。
就下抑何易,怦怦使心竦。
在高耸的山冈下,身处千仞之高,山势陡峭得如同要奔向重重的深渊。
在篮舆中行走十分艰难,前面的脖子承受着后面的压力。
当我临近悬崖时,脚步开始转变,肩靠着岩壁,身体更加高耸。
我站在中央,犹如悬挂在枝头的蛹。
群峰如同巨浪层层叠起,碧海在广袤中涌动。
我尽情俯瞰远方的景观,但在险境中心中不免感到恐惧。
一瞬间走过平坦之地,轻盈而迅速地向前推进。
可是走下去又是多么不易,心中怦怦直跳,令人惊惧。
作者介绍:黄燮清(1641-1710),字维则,号懋庸,清代诗人,以其描绘山水的诗作著称,作品多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黄燮清游历秋浦至屯溪山行时,正值秋季,山水景色宜人,诗人通过描绘旅途中的险峻山峰和心中感受,表达了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与对生命的深刻感悟。
这首诗通过对险峻山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面临自然壮丽时的复杂心情。开篇便以“危冈下千仞”引入,直接给人一种高耸入云的感觉,令人感到一种无形的压迫感。接着,通过对篮舆的描述,诗人表达了在这样险峻环境中前行的不易,仿佛每一步都面临着崩塌的风险。
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描绘了从悬崖边缘步行时的紧张与恐惧,身体依靠着岩壁以求稳定,传达出一种孤独与无助的感觉。诗中“吾身在中央,宕飏挂枝蛹”形象生动,展现了诗人在这高空中如同悬挂状态的微渺与渺小。
最后,诗人描绘了在经历了艰难的旅途后,对自然的无限欣赏与敬畏,尽管心中有恐惧,但依然不乏对美景的向往与追求。整首诗既有对险境的深切描写,也包含了对自然壮观景致的感慨,显示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与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险峻山路的描绘,表达了人在自然面前的渺小与无奈,同时也展现了对自然美景的崇敬与向往。诗人在面对险境时的紧张与不安,反映了对生命的深刻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危冈下千仞”中的“千仞”是指什么?
A. 低矮
B. 高耸
C. 平坦
答案:B
诗中“篮舆苦倒悬”想表达什么?
A. 旅行的轻松
B. 旅行的艰难
C. 旅行的快乐
答案:B
诗人如何形容自己在悬崖边的状态?
A. 自信满满
B. 悬挂如蛹
C. 无所畏惧
答案: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