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平原郡王南园诗二十一首 其十五 照香

《平原郡王南园诗二十一首 其十五 照香》

时间: 2025-05-02 11:53:13

诗句

华池岛屿屹中间,花木毵毵水一环。

恰似诸姬梳洗罢,一时窥镜弄娇颜。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1:53:13

原文展示

华池岛屿屹中间,花木毵毵水一环。
恰似诸姬梳洗罢,一时窥镜弄娇颜。

白话文翻译

在华池中间有高耸的岛屿,四周花木繁茂,水环绕着它们。
这景象就像众多的姬妾梳洗完毕,纷纷对着镜子打扮自己的娇美容颜。

注释

  • 华池:指花草繁盛的池塘或湖泊。
  • 岛屿:指水中突起的陆地,形容景色的高耸。
  • 毵毵:形容繁盛茂密,像披着毛毯一样。
  • 诸姬:泛指众多的妃嫔。
  • 弄娇颜:指打扮美丽的面容,展现娇媚的姿态。

典故解析

“诸姬梳洗罢”意指后宫的妃嫔们整理妆容,隐喻了繁华与美丽的生活场景。古代宫廷中,妃嫔们常常是国家权力与美的象征,古人通过描写这种场景,反映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姜特立,宋代诗人,以山水诗和咏物诗著称,作品风格清新,情感真挚,常常通过自然景观表达个人情怀。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南园,正值春夏之交,诗人目睹园中花木繁盛,感受到自然之美与人间情感交融的景象,表达对生活的赞美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诗歌鉴赏

姜特立的《照香》以清新的笔触描绘了华池与岛屿的美丽景象,诗中生动的意象让人仿佛身临其境。开头两句以“华池”“岛屿”勾勒出自然的壮丽,水环绕的意象使整个画面生动而富有层次感。接着,诗人巧妙地将这幅自然景象与后宫妃嫔的梳妆相联系,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生。这种比喻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美,也隐含着对人间繁华的思考,表明了诗人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在整体情感上,诗歌流露出一种温柔的、细腻的审美情怀,使读者在品味自然之美的同时,也感受到一种淡淡的生活哲学。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华池岛屿屹中间”:描绘了一个高耸的岛屿,突出其在水中显得格外突出的景象。
    • “花木毵毵水一环”:花木繁茂,水环绕着它们,形成一个优美的自然环境。
    • “恰似诸姬梳洗罢”:将自然景象比作女子梳洗后的美丽,引发联想。
    • “一时窥镜弄娇颜”:比喻众多美丽的女子在镜前打扮,传达出繁华与美丽的意象。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象比作妃嫔们的打扮,增强了诗歌的美感。
    • 拟人:花木似乎也有了情感,给人一种生动的感觉。
    • 对仗:前后句的结构对称,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描绘自然美景与人文情境,表达了对生活美好的向往与感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间繁华的深刻体会。

意象分析

  • 华池:象征生机与繁荣,体现出自然的美丽。
  • 岛屿:代表一种孤独而美丽的存在,寓意独立与高尚。
  • 花木:象征着生命的活力和青春的美好。
  • 诸姬:隐喻宫廷生活的华丽与浮华。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华池”指的是: A. 高山 B. 湖泊 C. 草地

  2. “诸姬”在这里主要指的是: A. 妃嫔 B. 朋友 C. 侍女

  3. 诗中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A. 拟人 B. 排比 C. 夸张

答案

  1. B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庐山谣》
  • 王维的《鹿柴》

诗词对比:王维的《鹿柴》也描绘了自然之美,运用意象与情感交融的手法,与姜特立的《照香》在表达手法上有异曲同工之妙。王维通过“空山不见人”展示了自然的宁静,而姜特立则通过“诸姬”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结合,二者在景与情的交融上各有千秋。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词研究》

相关查询

茉莉 所居苦多鼠近得一猫子畜之虽未能捕而鼠渐知 题妙明师静轩 无俗轩 每岁正月度太阳岭半山间有梅花尝以此时开每 道中四绝 十月二十三日赵守侵早泛舟游西山有诗即席各 腊梅 草亭远望 拟州学横翠轩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齿若编贝 不欺地下 甘字旁的字 忘年之契 狐死兔泣 欠字旁的字 谟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调门儿 齲字旁的字 船到江心补漏迟 思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城下之盟 阜字旁的字 腹心股肱 纵开头的成语 齐字旁的字 曲宴 文臣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