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5:35: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5:35:14
北耗
作者: 刘克庄 〔宋代〕
京师敢方泄边机,
北耗传讹果是非。
不见红旗加露布,
颇传黄屋尚宵衣。
南风不竞师将老,
春水方生虏必归。
何日灵台真偃伯,
更无一点战尘飞。
京师里谁敢轻易泄露边疆的机密?
北方的消息传来,果然是是非非。
看不到红旗飘扬,只有露布挂在空中,
流言四起,黄屋依旧在夜间沉睡。
南风未能吹动老将们的斗志,
春水刚刚解冻,敌人必将归还。
何时才能看到灵台上真的有偃伯的身影?
再不会有一丝战尘飞扬。
作者介绍: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季真,号阮亭,宋代诗人,政治家。他生于战乱时期,目睹了北方金朝的侵略,诗作多反映社会动荡和民族危机。其诗风清丽、典雅,常用历史典故表达时事感慨。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宋金对峙的时期,诗人表达了对边疆局势的忧虑和对国家未来的思考。诗中透出对和平的渴望和对战乱的厌倦,以及对士人的期待。
《北耗》是一首充满历史感的诗作,刘克庄以其独特的视角描绘了北方战乱对南方的影响与牵制。开篇即以“京师敢方泄边机”引入,显示出边疆的紧张局势,暗示了北方敌情的复杂。在“北耗传讹果是非”一句中,诗人借用“是非”二字,生动地描绘出战乱带来的混乱与不安。
接下来的几句,诗人通过对比手法,展示了南北局势的对立与无奈。“不见红旗加露布”象征着战斗的停滞与无所作为,而“黄屋尚宵衣”则反映出官员的昏庸与无所作为,生动展现了战乱中的无力感。诗中流露出的情感是复杂的,既有对局势的忧虑,也有对士人理想的向往。
最后两句“何日灵台真偃伯,更无一点战尘飞”,以富有哲理的思考结束,全诗在对和平的渴望中回归理想,恰如其分地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与希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传达出诗人对战乱的深刻忧虑,对国家未来的期待,以及对和平安宁生活的渴望。诗中蕴含了强烈的民族情怀与历史责任感,反映了时代背景下士人的理想与无奈。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京师”指的是哪个城市?
“北耗”在诗中指的是什么?
诗人对未来的态度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