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9:37: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9:37:49
刘克庄的《夏旱》
满望梅天雨,谁知日转骄。
畦蔬新住摘,盆树久停浇。
米贵粮囷尽,泉乾汲路遥。
未遑忧世事,灾已到颜瓢。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夏季干旱的无奈与忧虑。尽管满心期待着梅雨的来临,谁知阳光却愈发炙热。菜畦里的蔬菜新鲜可摘,然而盆栽的树木却因缺水而难以浇灌。米价飞涨,粮仓里的粮食也已经用尽,泉水干涸,取水的路途变得遥远。诗人没有时间去忧虑国家大事,眼前的灾害已经降临,令人忧心。
刘克庄,字季真,号青山,宋代诗人,生于南宋时期。他以豪放、清新的风格著称,文学成就显著,尤其在诗词方面有很高的造诣。刘克庄的作品常表现出对社会现实的关心,尤其对民生疾苦的关注。
这首诗写于南宋时期,正值气候变化导致的干旱,影响了农作物的生长和人们的生活。诗人通过这首诗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困境,以及他个人的感受与对国家前途的忧虑。
刘克庄的《夏旱》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干旱带来的影响,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灾害的深刻感受。全诗开头以“满望梅天雨”引入,表达对雨水的渴望,紧接着却以“日转骄”揭示了现实的残酷,形成鲜明对比。诗中“畦蔬新住摘”与“盆树久停浇”两句,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的观察,既有收获的喜悦,也有无奈的失落,表现了农民内心的挣扎与悲哀。
接下来的“米贵粮囷尽”则传达出经济压力的迫切感,粮食短缺的情况令生计岌岌可危。这一系列的描写为后文的“未遑忧世事,灾已到颜瓢”奠定了情感基础,表明了诗人因眼前的困境而无暇顾及更广泛的社会问题,流露出一种无奈与无助感。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表现了自然灾害对人们生活的深刻影响,反映了诗人在面对灾难时的心情与态度,充满了对生活的思考与对未来的迷茫。诗中融合了对自然的敬畏与对人间疾苦的同情,展现了诗人深厚的人文关怀。
整首诗以夏季干旱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灾害的深切感受和对生活的思考,体现了对人民疾苦的关注与对未来的忧虑。通过对现实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自然与人类生存的紧密关系,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洞察。
诗中“满望梅天雨”中的梅雨象征什么?
“米贵粮囷尽”主要反映了什么问题?
诗人对世事的态度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