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8:56: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8:56:41
送王允恭隐君
刘克庄
一叶撑来江浪阔,
兼金却去客囊空。
都将岁月供丹灶,
不要功名上景钟。
古有礼罗招处士,
今无书币起逋翁。
南阳只在荆州北,
时一登高吊卧龙。
一叶扁舟撑起江面宽广的波浪,但金钱却让人感到空虚。大家都将岁月奉献给了炼丹的火灶,不再追求功名利禄的高峰。古时有礼罗招贤士,而今却没有书信和金钱来招揽隐士。南阳的位置就在荆州以北,偶尔会登高怀念卧龙诸葛亮。
作者介绍: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季播,号淡斋,南宋著名诗人、词人,以豪放的个性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著称。他的诗风多表现对时事的感慨和对隐士生活的向往,常有强烈的个人情感表达。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世俗功名的冷淡形成鲜明对比,反映了他对个人理想与现实困境的深刻思考。
《送王允恭隐君》是一首描写隐士生活和内心情感的诗。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与人生态度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开头“一叶撑来江浪阔”用扁舟的形象展现了江面的宽广,象征诗人在自然中寻求自由与宁静。然而,接下来的“兼金却去客囊空”则揭示了金钱与物质的束缚,使人感到内心空虚,反映了对世俗的失望与无奈。
接着,诗人通过“都将岁月供丹灶,不要功名上景钟”进一步阐释了他对岁月的珍视,认为时间应当用于追求精神的升华,而非追逐虚荣的名利。两句中对古今隐士生活的对比,既表现了对传统的敬重,也暗示了现实的无奈,“今无书币起逋翁”道出了如今隐士难以被重视的现状。
最后,提到南阳与“卧龙”,不仅是对历史人物诸葛亮的怀念,更是对理想人格的追求,表达了对智慧与高洁品德的崇敬。整首诗通过对比、典故与自然意象的运用,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现实功名的反思,情感深沉而细腻。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隐士生活的向往,对现实功名利禄的反思与批判,以及对历史文化的深刻理解与尊重。
意象词汇:
文化内涵:这些意象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承载着对隐士理想的追求,反映出对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思考。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卧龙”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A. 李白
B. 诸葛亮
C. 苏轼
“一叶撑来江浪阔”中,江浪象征了什么?
A. 物质
B. 自由与壮丽
C. 忧愁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对功名的追求
B. 对隐士生活的向往
C. 对金钱的渴望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