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秋夜柬李通政子渐

《秋夜柬李通政子渐》

时间: 2025-05-07 09:58:44

诗句

燕地逢君晚,秋来樽酒期。

桂花相对夜,烽火共忧时。

月隐长安树,云低太液池。

谁能上封事,独有纳言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9:58:44

原文展示:

燕地逢君晚,秋来樽酒期。
桂花相对夜,烽火共忧时。
月隐长安树,云低太液池。
谁能上封事,独有纳言知。

白话文翻译:

在燕地与你相逢已经很晚了,秋天来临,我们约定共饮美酒。
桂花在夜晚相对而开,烽火连天使人忧虑。
月光隐没在长安的树下,云层低垂在太液池上。
谁能上奏朝廷的事情,只有纳言才知晓其中的秘密。

注释:

  • 燕地:指的是燕国,今河北一带,古代的一个地名。
  • 樽酒:酒杯,表示饮酒的场合。
  • 桂花:象征着秋天,桂花香气浓郁,常与中秋节联系在一起。
  • 烽火:指战乱的火光,象征动荡不安的时代。
  • 长安:古都,代表着政治中心。
  • 太液池:一个历史悠久的水池,位于长安,象征着富饶的水源。
  • 封事:上奏的事情,通常指向皇帝上报的政务。
  • 纳言:指的是朝廷中的文官,负责上奏言辞。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谢榛(公元1487年-公元1556年),字宗彦,号白华,明代诗人。少时以诗才闻名,仕途不顺,后归隐山林,著作颇丰。他的诗风清新淡雅,擅长描绘自然景物,融入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明代,正值社会动荡之际,诗人借助与友人相聚的场景,表达对时局的忧虑和对友谊的珍惜。诗中描绘的秋夜,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忧虑。

诗歌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夜,诗人通过与友人的相聚,展现了深厚的情谊,同时又流露出对时局的忧虑。首联“燕地逢君晚,秋来樽酒期”,点明了时间与地点,描绘出诗人与友人相逢的情景,营造了一种温馨而又略带惆怅的氛围。接下来的“桂花相对夜,烽火共忧时”,则展现了桂花的芳香与战火的对比,形成了鲜明的对照,暗示着诗人对国事的忧虑。

中间两句“月隐长安树,云低太液池”描绘了月光与云雾的景象,营造出了一种宁静而又略显压抑的意境,隐含着诗人对长安的思念及对国事的关切。末句“谁能上封事,独有纳言知”则表达了对政治的无奈,诗人感到即使心有所念,也无力去改变现状,只有那些在朝中的人才能了解真正的国事。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既有自然的美好景色,也有对人事的思考,展现了诗人敏锐而深刻的观察力与思考能力。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燕地逢君晚”:在燕国的土地上与友人相逢,已经很晚了。
    • “秋来樽酒期”:秋天来临,约定在酒杯前欢聚。
    • “桂花相对夜”:桂花在夜晚盛开,香气四溢。
    • “烽火共忧时”:战乱之时,彼此忧虑。
    • “月隐长安树”:月光隐藏在长安的树木间。
    • “云低太液池”:云层低垂,笼罩着太液池。
    • “谁能上封事”:谁能向朝廷上奏事情。
    • “独有纳言知”:只有纳言知晓其中的秘密。
  • 修辞手法

    • 对比:桂花的香气与烽火的忧虑形成鲜明对比。
    • 意象:月光、桂花、烽火等意象交织,展现了诗人的情感。
    • 隐喻:月隐象征着隐秘的忧虑。
  •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绘秋夜的美景与战乱的忧虑,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体现了诗人对时局的深刻思考与无奈。

意象分析:

  • 燕地:象征着地理位置与历史。
  • 桂花:象征着秋天与美好的事物。
  • 烽火:象征着战乱与不安。
  • 月光:象征着宁静与思念。
  • 太液池:象征着富饶与历史。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燕地”指的是哪个地方? A. 江苏
    B. 河北
    C. 浙江
    D. 广东

  2. 诗人在秋夜中与谁相聚? A. 家人
    B. 朋友
    C. 随从
    D. 文人

  3. “烽火共忧时”中“烽火”象征什么? A. 战乱
    B. 喜庆
    C. 和平
    D. 自然灾害

  4.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友谊的珍惜
    B. 对国家的无奈
    C. 对个人成就的自豪
    D. 对生活的乐观

答案:

  1. B
  2. B
  3. A
  4.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李白《静夜思》

诗词对比:

  • 比较谢榛与杜甫在描绘秋夜时的不同情感表达,谢榛更多表现忧虑与友谊,杜甫则表现思乡与孤独。

参考资料:

  • 《明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浣溪沙(韩彦古) 浣溪沙 浣溪沙 其五 浣溪沙·秋兴六首和忼烈,并柬固庵 其一 浣溪沙 春归 浣溪沙 游仙居山,过十二折溪,共皓然、红笺二兄坐饮仙人居茶庄,庄时已废矣 浣溪沙 浣溪沙·甲戌三月三日侍世父木公、病树二丈游北新泾赵氏园。病丈有诗,予亦和作,更次韵得此解 浣溪沙·记梦三首 其二 浣溪沙·乙巳元日立春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心如木石 止字旁的字 藴慳 杂环化合物 可喜可愕 还原反本 四字头的字 牛字旁的字 衰罢 百弓 草字头的字 包含诚的成语 上窜下跳 张眉努眼 一言陷人 扶开头的成语 包含削的词语有哪些 匸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