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16:57: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6:57:30
明月明月明月。争奈乍圆还缺。恰如年少洞房人,暂欢会依前离别。小楼凭槛处,正是去年时节。千里清光又依旧,奈夜永厌厌人绝。
明亮的月亮啊,明亮的月亮啊,为什么总是时而圆满时而缺失呢?就像年轻的夫妻在洞房初夜,短暂的欢聚之后又要分别一样。站在小楼的栏杆边,恰好是去年的这个时候。千里之外的明亮月光依然如故,只是漫长的夜晚让人感到厌倦,而孤独的人却无处可去。
作者介绍:柳永(987年-1053年),字耆卿,号少白,北宋著名词人,擅长填词,风格婉约、细腻,常以情感为主线,作品多描写离愁别绪。柳永的词作在当时和后世均有很高的评价,其作品展现了丰富的情感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个人情感常常与历史背景交织。诗中表达了对明月的思念,以及对离别的无奈,反映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和时光流逝的思考。
《望汉月》通过对明月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和情感离别的感慨。开头三句“明月明月明月”,以重复的手法突出了月亮的明亮,却同时暗含了离别的忧伤。接下来的“争奈乍圆还缺”,点出月亮的变化,象征着人事的无常,尤其是年轻人初尝爱情时的短暂欢愉与随之而来的离别之痛。
“小楼凭槛处,正是去年时节”,这一句通过回忆去年的情景,增加了诗歌的怀旧气息,也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流逝和情感的积淀。最后两句“千里清光又依旧,奈夜永厌厌人绝”,展现了月亮的永恒与人世间的孤独感,诗人似乎在感慨,无论明月如何美丽,夜晚的漫长与孤独却依然令人心生厌倦。
整首诗通过明月这一意象,构建了一个既美丽又哀伤的情感世界,恰如人生的欢聚与离别,令人深思。
诗歌主要表达了对人生短暂欢愉的感慨,以及对离别的无奈与孤独,体现了人对时光流逝的反思。
诗词测试:
诗中“乍圆还缺”是指什么?
A. 月亮的变化
B. 人的情感
C. 时间的流逝
D. 自然的规律
“小楼凭槛处,正是去年时节”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欢愉
B. 怀旧
C. 离别
D. 孤独
答案:1. A 2. 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以上内容涵盖了《望汉月》的各个方面,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