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21:33: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1:33:59
昼锦堂
作者:陆求可
红绽梅肥,绿垂笋折,风光处处关情。
懊恨此身无定,泛梗飘萍。
悔别溪山随马足,惭窥鬓影伴啼莺。
关河远,春树暮云,时时摇乱心旌。
堪惊。茅店月,青山路,多少霜迹鸡声。
不信神州赤县,尽是愁城。
梦中常作还乡客,醒时仍逐众人行。
须知道,负却赏心乐事,急问归程。
梅花绽放得艳丽,竹笋低垂折断,四处的美景都让人感到亲切。
我懊恼自己没有一个固定的身影,像浮萍一样漂浮不定。
后悔当初离别溪山时马蹄的轻快,羞愧自己只能在鬓边窥视,伴着黄莺的啼鸣。
关山遥远,春树与暮云交织,时常让我心中波动不安。
令人惊讶的是,茅店的月光,青山的道路,留下多少霜白的痕迹和鸡鸣声。
我不相信神州大地上都是愁苦的城池。
在梦中我常常回到故乡,醒来时却又随众人行走。
我应该明白,辜负了那些愉快的时光,我急切地想知道回家的路。
作者介绍:陆求可,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以清新自然、情感细腻著称。他的作品常常表达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创作背景:这首诗是在作者经历了一段漂泊生活后所作,表现了对自然美景的感悟与对故乡的思念。生活的无常与内心的归属感形成鲜明对比,反映出作者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昼锦堂》是一首抒情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绘与内心世界的反映,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感慨与思考。诗的开头以梅花和竹笋的意象,描绘出春天的生机,营造出一种温暖的自然氛围。然而,随着诗句的发展,作者却表达了对自身处境的懊悔与无奈,流露出对漂泊生活的苦恼。
“懊恨此身无定,泛梗飘萍”一句,直抒胸臆,揭示了作者对生活状态的深刻反思。诗人在美好的自然中,却感到无处归依,心中生出一丝惆怅。对溪山的别离和对黄莺啼鸣的羡慕,流露出对过往时光的怀念与对现实时光的无奈。
随着诗的深入,意象愈加丰富,通过春树、暮云的描绘,传达了心中那份难以言喻的情感波动。“茅店月,青山路,多少霜迹鸡声”更是将情景融合,展现了生活的细微与真实。尽管心中充满愁苦,作者依然以梦境寄托着对故乡的渴望,表达了对归属的追求。
整首诗在情感上呈现出一种内心的挣扎与对美好时光的追忆,深刻地反映出人对家乡与安稳生活的向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漂泊生活的无奈,体现了人对安稳生活的渴望及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这首诗主要表达了作者对什么的思念?
A. 对爱情的思念
B. 对故乡的思念
C. 对友谊的思念
“懊恨此身无定”中的“无定”指的是什么?
A. 心情不安
B. 身份不明
C. 生活漂泊
诗中提到的“茅店”与“青山”象征什么?
A. 乡村生活
B. 漂泊的生活
C. 安稳的生活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