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2:18: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18:13
尔本同众卉,以我特知名。
我已谢人间,尔犹保余荣。
篱下邈难遇,缤纷在华庭。
内房罗宠女,缜发耀鸦翎。
晨梳供采摘,双鬓横新英。
洁身充近玩,委藉何纵横。
却误周茂叔,犹以隐逸称。
你本与众花齐名,然而我却因你而独特知名。
我已经告别尘世,而你却仍然保留着余辉。
在篱笆下难以相遇,纷繁的花朵则盛开在华丽的庭院中。
内室中有宠爱女人,她的缜密发髻如同乌鸦的羽毛般闪耀。
早晨梳理时供人采摘,双鬓间新花横陈。
洁身自好充足玩赏,何必要如此纵横交错。
却误了周茂叔的称号,仍以隐逸之名流传。
作者介绍:魏禧(生卒年不详),清代诗人,以诗词清新脱俗而闻名,常以自然为题材,表达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诗作于魏禧隐居时期,表达了他对菊花的赞美以及隐逸生活的向往,反映了清代士人的生活态度与审美情趣。
《答菊》是魏禧对菊花的深情赞美之作,整首诗以菊花为中心,寄托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世俗纷扰的拒绝。首句“尔本同众卉,以我特知名”,强调了菊花与其他花卉的不同,表现出诗人对菊花的独特情感。接下来的“我已谢人间,尔犹保余荣”,更是将两者的命运对比,表达出诗人对菊花不屈精神的欣赏。
诗中描绘的场景和细节十分生动,如“内房罗宠女,缜发耀鸦翎”,表现了女子的美丽与精致,进一步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美好的追求与向往。而“晨梳供采摘,双鬓横新英”则增加了生活的细腻感,展示了菊花在日常生活中的地位。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情感的渲染,展现了诗人与菊花之间的深厚情感,体现了清代文人对自然的敏锐观察与深刻理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菊花的赞美,反映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世俗浮华的反思,传达出一种脱离尘世、追求内心宁静的情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下列哪个意象在诗中用来象征世俗的繁华?
A) 菊花
B) 华庭
C) 篱下
诗人提到的“周茂叔”主要是为了表达什么?
A) 隐逸的价值
B) 诗人的情感
C) 菊花的美丽
诗中“晨梳供采摘”表现了什么样的生活态度?
A) 追求奢华
B) 享受简单的美好
C) 忽视生活细节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山居秋暝》相比,魏禧的《答菊》更侧重于对花卉的细腻描绘和情感表达,而王维则通过山水意象传达自然的宁静与哲思。两首诗都体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但侧重点有所不同,展现各自独特的艺术风格与情感基调。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