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22:34: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2:34:41
已送清歌归去后。东南楼上人声悄。冷落尤临弦上调。欢意少。空将万感收残照。窗外剑光初出鞘。斜窥梦断人年少。未到盖棺心未了。尘虑扰。双眸竟入扶桑晓。
在送走清唱的歌声之后,东南楼上显得极其安静。弦上的旋律显得冷淡,欢愉的情绪已然稀少。只剩下无尽的感慨在残阳的余辉中回收。窗外,剑光初次出鞘,斜斜地照射着,仿佛梦中的青春已断。未等到盖棺之时,心中的牵挂仍未了结。尘世的忧虑扰动着思绪,双眼竟然入了扶桑的晨曦。
“扶桑”出自《山海经》,传说中的神树,代表着东方,象征着希望与新生。诗中将其与“晓”结合,暗示着新生与美好的开始。
黄裳,字子南,号龙山,宋代词人,生平事迹较少。其词风清新脱俗,常以自然景象寄托个人情感。
此诗写于黄裳心境的某个时刻,反映了他对青春和人生的感慨。身处喧嚣与孤独之间,表达了对过往时光的追忆与对未来的渴望。
这首《渔家傲(斜月)》以其独特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引人深思。诗的开头“已送清歌归去后”,点明了一个送别的场景,清歌的消逝使得环境显得更加冷清。接着通过“东南楼上人声悄”,营造出一种孤寂的氛围,仿佛所有的欢声笑语都已远去,留下的只有弦乐的冷落,和难以言说的情感。
诗的中段“窗外剑光初出鞘”,用剑光比喻青春的锐利与生机,也暗示着即将到来的挑战与机遇。此时,诗人斜窥梦断,反映出他对年轻时光的无奈与怀念。诗的结尾“未到盖棺心未了”,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与牵挂,尽管岁月流逝,心中的情感与思虑依然未曾消散。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对青春的缅怀与对未来的沉思,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是一首充满哲理的作品。
本诗表达了对青春的怀念、对人生的思考以及对未来的期望,情感真挚而深邃,传达出一种对生命的热爱与对过往的追忆。
“已送清歌归去后”中的“清歌”指什么?
A. 悲伤的歌曲
B. 优美的歌曲
C. 民谣
“窗外剑光初出鞘”形容的是?
A. 未来的希望
B. 过去的回忆
C. 失落的青春
诗中提到的“扶桑”象征什么?
A. 绝望
B. 希望与新生
C. 怀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