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和陶和刘柴桑

《和陶和刘柴桑》

时间: 2025-04-27 13:49:52

诗句

万劫互起灭,百年一踟躇。

漂流四十年,今乃言卜居。

且喜天壤间,一席亦吾庐。

稍理兰桂丛,尽平狐兔墟。

黄橼出旧枿,紫茗抽新畲。

我本早衰人,不谓老更劬。

邦君助畚锸,邻里通有无。

竹屋从低深,山窗自明疏。

一饱便终日,高眠忘百须,无妻老相如。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3:49:52

诗词名称: 和陶和刘柴桑

作者: 苏轼 〔宋代〕

原文展示:

万劫互起灭,百年一踟躇。
漂流四十年,今乃言卜居。
且喜天壤间,一席亦吾庐。
稍理兰桂丛,尽平狐兔墟。
黄橼出旧枿,紫茗抽新畲。
我本早衰人,不谓老更劬。
邦君助畚锸,邻里通有无。
竹屋从低深,山窗自明疏。
一饱便终日,高眠忘百须,无妻老相如。

白话文翻译:

无数次的生灭交替,百年间总是徘徊不前。
漂泊流浪了四十年,如今才决定安居。
高兴的是在这天地之间,能有一席之地作为我的家。
稍微整理一下兰桂的丛林,平地上尽是狐兔的居所。
黄橼从旧树上长出,紫茗在新的田地里生长。
我本是个早衰的人,没想到年纪越大越辛苦。
国家的君主帮助我耕作,邻里之间互相关照。
竹屋从低处延伸到深处,山窗透出明亮的光线。
一饱就可以度过整日,睡得香甜忘记了许多烦恼,无妻的我像个老者一样。

注释:

  • 万劫互起灭:指生死、轮回的哲学思想。
  • 卜居:决定居住的地方。
  • 兰桂丛:指兰花和桂花,象征高洁和美好。
  • 黄橼:一种柑橘类植物,暗指丰收。
  • 紫茗:一种茶叶,象征生活的品质。
  • 邦君:指国家的君主。
  • 邻里通有无:邻里之间互相照应,有所缺乏时能得到帮助。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诗词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著称,常以个人经历与社会现实相结合,表达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苏轼晚年,在经历了政治风波和个人生活的波折后,他选择在田园中隐居,享受田园生活的宁静与自得,表达了对平静生活的向往与珍视。

诗歌鉴赏:

《和陶和刘柴桑》是一首描绘田园生活的诗,诗中透出苏轼对自然与生活的深刻理解与热爱。诗的开头通过“万劫互起灭,百年一踟躇”,引入了人生的哲学思考,反映了他对生命流转的感慨与无奈。接着,诗人描述了自己漂泊四十年的经历,终于决定安居,表达了对稳定生活的渴望。

诗中描绘的田园风光,竹屋、兰桂、黄橼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亲近与对生活的满足。最后,诗人以“无妻老相如”结束,流露出对孤独的自嘲与对自我状态的接受,表现了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

整个诗歌在清新自然的意象中,蕴含了深厚的哲理与人生态度,既有对过去的反思,也有对未来的释然,显示出苏轼深邃的思想和独特的个性魅力。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万劫互起灭:生与死的循环。
    2. 百年一踟躇:百年中徘徊不前,暗示人生的迷茫。
    3. 漂流四十年:四十年的流浪,表明人生的艰辛。
    4. 今乃言卜居:终于决定安居,表达对安定生活的渴望。
    5. 且喜天壤间:在天地之间,找到一席之地的喜悦。
    6. 稍理兰桂丛:描绘田园生活的细节。
    7. 尽平狐兔墟:与自然和谐共处。
    8. 黄橼出旧枿:生活的丰盈与希望。
    9. 紫茗抽新畲:象征生活的品质。
    10. 我本早衰人:自嘲早衰,反映人生的无奈。
    11. 邦君助畚锸:国家的支持,表现社会的互助。
    12. 邻里通有无:邻里之间的关照,体现人际关系的温暖。
    13. 竹屋从低深:生活环境的宁静。
    14. 山窗自明疏:自然光线的明亮,象征生活的希望。
    15. 一饱便终日:简单的满足感。
    16. 高眠忘百须:悠然自得的生活状态。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漂流四十年,今乃言卜居”形成对比,强调选择定居的决心。
    • 比喻:用“万劫互起灭”比喻人生的轮回,增添哲理色彩。
    • 意象:竹屋、兰桂等意象渲染田园生活的美好,营造宁静氛围。
  •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体现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以及对安定生活的珍惜。通过自然和生活的描绘,展示出一种宁静、淡泊的人生态度。

意象分析:

  • 重要意象:
    1. 兰桂:象征高尚与纯洁。
    2. 竹屋:代表简单而质朴的生活。
    3. 黄橼与紫茗:象征生活的富足与品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和陶和刘柴桑》是哪位诗人的作品? A. 李白
    B. 杜甫
    C. 苏轼
    D. 白居易

  2. 诗中提到的“竹屋”象征什么? A. 富贵
    B. 贫穷
    C. 简朴
    D. 豪华

  3. “我本早衰人”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A. 愤怒
    B. 无奈
    C. 快乐
    D. 忧愁

答案:

  1. C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归园田居》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1. 陶渊明《归园田居》: 诗中同样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强调自然与内心的和谐,风格清新脱俗。
  2. 王维《山居秋暝》: 通过描绘山中秋天的宁静,展现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与对内心平静的追求,有相似的主题及意象。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宋诗选》
  • 《苏轼诗文集》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王维画孟浩然骑驴图 南丰道中 溪上偶成二首 其一 和安中咏陈仲举徐孺子二首 其一 七里滩 其一 春日怀所知 其二 遣意 其一 村舍即事 忆浣花泛舟 题翁文恭公家书遗札为孙师郑吏部作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在官言官 带走的字有哪些?带走的汉字大全及详细解析 谖谖 名家描写春天的现代诗精选_春天现代诗赏析 包含努的成语 羞字的笔顺练习_正确书写汉字羞 懈怠 茹柔吐刚 瓦字旁的字 泮鸮 左右等宽的汉字有哪些_左右等宽的字大全 萧墙之祸 断缣寸纸 革字旁的字 厄字旁的字 包含耍的词语有哪些 肀字旁的字 倚老卖老 百达柱 然字的拼音写法_汉字拼音学习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