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玉楼春 和史都护韵

《玉楼春 和史都护韵》

时间: 2025-05-06 19:32:08

诗句

谁将云母窥窗眼。

来觑红儿弄妆晚。

正妨回颈鬓鸦颓,未料低头钗凤颤。

眉痕淡比新蟾艳。

好月似人待圆满。

沈沈鱼钥递千门,厌说香篝熏被暖。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9:32:08

原文展示:

谁将云母窥窗眼,
来觑红儿弄妆晚。
正妨回颈鬓鸦颓,
未料低头钗凤颤。
眉痕淡比新蟾艳,
好月似人待圆满。
沈沈鱼钥递千门,
厌说香篝熏被暖。

白话文翻译:

谁在窗外用云母片窥视,
想要看红儿打扮的晚妆。
正当她回过头时,鬓角的乌发垂落,
没想到低下头时,发钗轻轻晃动。
她的眉痕比新月还要美艳,
如同明月一样等待圆满。
那沉沉的鱼钥传递着千扇门,
厌倦了说香篝的温暖被熏染。

注释:

字词注释:

  • 云母:一种矿物,常用于窗户,形容清透的窗户。
  • 红儿:指年轻女子,尤其是容貌美丽的。
  • 鬓鸦颓:鬓发如乌鸦般垂落,形容头发的凌乱。
  • 钗凤:发钗,形状如凤,寓意美丽。
  • 眉痕:眉毛的形状或痕迹。
  • 蟾艳:指圆月,蟾蜍通常象征月亮。
  • 鱼钥:形容一扇扇门,与“钥匙”相连,暗示秘密和隐私。
  • 香篝:香薰篝火,带来温暖的香味。

典故解析:
诗中“好月似人待圆满”可引申为人们对美好爱情和幸福生活的期待,月亮在中国文化中常象征团圆和美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邓嘉缜(1862-1933),字文儒,号梅溪,湖南人。其一生多为官,诗词方面受晚清与民国时期的影响,作品风格既有古典韵味,又融入了新思潮。

创作背景:
《玉楼春》创作于民国时期,当时社会动荡,诗人多以抒情方式表达对生活、爱情的思考与期待。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诗中流露出对美好时光的向往与对繁华的感慨。

诗歌鉴赏:

《玉楼春》是一首借景抒情的古典诗词,诗中以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女子在妆扮过程中的细腻情感与内心世界。开篇即用“云母窥窗眼”引入,仿佛在暗示一种窥探与期待,给人一种神秘的感觉。接着,通过对红儿妆扮的细致描写,展现了女性的柔美与娇羞。尤其是“眉痕淡比新蟾艳”,巧妙地将女性的美与自然的月亮相融合,突显了美的圆满与期盼。最后的“厌说香篝熏被暖”则让人感受到一种温馨与惆怅的情感,似乎在诉说着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整首诗既有视觉的美感,又充满了情感的深度,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技巧。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谁将云母窥窗眼:开头以疑问的形式引发了读者的好奇,谁在外面偷窥,暗示一种窥视的行为,增添了神秘感。
  • 来觑红儿弄妆晚:形象地描述了女子在黄昏时分打扮的情景,反映了女性对美的追求。
  • 正妨回颈鬓鸦颓:这一句描绘了女子在打扮过程中头发的变化,表现了她的娇羞与慌乱。
  • 未料低头钗凤颤:意外的美丽瞬间,发钗轻颤,象征着女性的柔情与细腻。
  • 眉痕淡比新蟾艳:将眉毛的美丽与新月对比,暗示着女性的美丽与温柔。
  • 好月似人待圆满:月亮象征团圆与美好,暗示了对爱情与生活的期待。
  • 沈沈鱼钥递千门:鱼钥象征秘密与隐私,暗示人生复杂与多样的选择。
  • 厌说香篝熏被暖:表达了对温暖与美好生活的厌倦与怀念,给人一种情感的回响。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女子的美与月亮相提并论,增强了形象的立体感。
  • 拟人:鱼钥传递千门,赋予无生命的事物以情感,增强了诗的生动性。
  • 对仗:整首诗的音韵和结构都相对工整,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女子打扮的细腻过程,表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情感的细腻,传达了对爱情与生活的期待,反映了诗人对时代变迁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云母:象征透彻与清晰,反映了观察的细腻。
  • 红儿:年轻女子,代表青春与美丽。
  • 钗凤:象征美丽与珍贵的事物,暗示女性的柔情与优雅。
  • :月亮的象征,寓意团圆与美满。
  • 香篝:象征温暖与浪漫,反映了生活的舒适与惬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云母”指的是什么? A. 一种矿物
    B. 一种植物
    C. 一种动物
    D. 一种食物

  2. “眉痕淡比新蟾艳”中,“新蟾”指的是什么? A. 新月
    B. 新花
    C. 新雨
    D. 新雪

  3. 诗人通过哪些意象来表现女性的美丽?

答案:

  1. A
  2. A
  3. 云母、红儿、钗凤、眉痕等。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纳兰性德的《木兰花令》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与李清照的《如梦令》相比,邓嘉缜的《玉楼春》同样表达了女性的柔美与细腻情感,但《如梦令》更侧重于情感的流动与变化,而《玉楼春》则更注重在细节上的描绘与静谧的氛围。两者都展现了古代女性的生活状态与内心世界,但表现手法与情感基调略有不同。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中国古诗词鉴赏辞典》
  • 《古典诗词的美学》
  • 《李清照与女性诗歌研究》
  • 《近现代诗词选》

相关查询

集英殿立侍观进士唱名六首 其六 次韵罗端规二首 山堂晚兴 杂兴 池上木芙蓉欲开述兴二首 其二 漫兴 玉照堂观梅二首 王倅德远有诗谢送菊因酬二绝 其一 八声甘州 秋夜奉怀浙东辛帅 送徐衡仲归侍次福建帅属二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行屋 雀麻 说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聩的词语有哪些 篇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得道多助 肀字旁的字 龙字旁的字 心摹手追 包含度的成语 屮字旁的字 黹字旁的字 掩人不备 叱石成羊 毡堂 计上心头 贼寇 正经八板 門字旁的字 藏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