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3:52: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3:52:23
作者:鱼玄机 〔唐代〕
曾睹夭桃想玉姿,
带风杨柳认蛾眉。
珠归龙窟知谁见,
镜在鸾台话向谁。
从此梦悲烟雨夜,
不堪吟苦寂寥时。
西山日落东山月,
恨想无因有了期。
我曾经见过那夭折的桃花,想起了她的美丽姿容;
在风中摇曳的杨柳,又让我想起了她的蛾眉。
珍珠回到龙窟,不知有谁能见到它;
镜子放在鸾台上,又与谁倾诉呢?
从此以后,梦中悲伤伴着烟雨的夜晚,
无法忍受吟唱的苦楚与寂寥的时光。
西山的夕阳落下,东山的明月升起,
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惆怅,却又无缘再相见。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鱼玄机,唐代女诗人,以其才华与才情而闻名。她的诗歌作品多表达了对爱情、生命的感慨与思索,风格独特,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唐代,社会动荡与个人情感交织,表现了作者对逝去爱情的追念与悲伤,反映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无奈。
《代人悼亡》是一首充满感伤与惆怅的诗作,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对美好爱情的追忆与失落。诗的开头以“曾睹夭桃想玉姿”引入,生动地表现了对美丽女子的回忆,象征着短暂的生命与无法挽回的爱情。
接着,诗人通过“带风杨柳认蛾眉”的意象,进一步加深了对女子的思念。杨柳在风中摇曳,仿佛在诉说着那段美好的时光。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表达了对失去的珍惜与无奈,“珠归龙窟知谁见”,不仅让人感到对女子的怀念,也隐喻了生命的短暂与珍贵。
最后几句“西山日落东山月”,则是在时间的流逝中感叹人生的无常,诗人感到无尽的惆怅,却又无缘再见。整首诗情感深邃,意象丰富,展现了唐代诗歌的艺术魅力,表达了对失去爱情的深切悼念。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逝去爱情的深切怀念与无奈,体现了人生的短暂与无常,传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悲伤。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夭桃”象征什么?
“珠归龙窟”中的“珠”指的是什么?
诗人通过“西山日落东山月”表达了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静夜思》相比,鱼玄机的《代人悼亡》更侧重于对失去爱情的思念,而李白则是在对故乡的思念中流露出对人生的感悟。两者都采用了丰富的意象与情感,但表达的主题各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