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0:41: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0:41:05
为国锄奸不顾身,姚江绝学有传薪。
百年碑版沦荒土,一代封章属小臣。
山抱松声寒作雨,船穿石影绿皴人。
清门子弟多沦落,留得家风旧日贫。
为国家铲除奸贼,宁愿牺牲自己的生命,姚江的绝学代代相传。
百年间的碑文已被遗弃,封建的权位只属于那些小官僚。
山间松树的声音如寒雨般凄冷,船只穿行在岩石的影子中,留下了绿意。
清白门第的子弟多已沦落,留存下来的只有昔日的贫困家风。
“为国锄奸”出自古代对忠诚和正义的赞美,表达对为国捧心者的敬佩。“百年碑版沦荒土”描绘了历史的沧桑,反映了社会变迁后的无奈和遗憾。
沈宝森,清代诗人,生活在社会动荡的年代,作品多关注国家和个人命运,常以诗抒怀。
此诗写于清代,时局动荡,诗人对先忠悯的敬仰和对社会现状的感慨,激发了他对历史的思考和对家国情怀的反思。
这首诗通过对忠诚与牺牲精神的歌颂,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崇敬,同时也反映了他对时局的忧虑。开篇直入主题,展现了忠臣为国捧心的崇高品质,紧接着对历史遗迹的描写,传达出对过往辉煌的追忆与感叹。后面两联则通过自然的描写与人事的对比,呈现出一种凄冷与无奈的氛围,表达了对当今清门子弟的惋惜。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既有历史的厚重感,又有个人的感悟,展现了诗人为国为民的赤诚之心。
整首诗以忠诚与牺牲为主题,表达对历史人物的崇敬与现实的无奈,强调了家国情怀的重要性。
诗中提到的“姚江绝学”象征什么?
“百年碑版沦荒土”中的“沦荒土”表达了什么情感?
诗中“清门子弟多沦落”意指?
与杜甫的《春望》相比,沈宝森的诗更加注重对历史的反思和对个人命运的关注,而杜甫则更强调对国家现状的忧虑与对亲人的思念。两者都体现了深厚的家国情怀,但表现的侧重点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