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10:22: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10:22:10
黄茅古道外,羸马发南州。
有客嗤齐鲁,何人念楚囚。
岁年付流水,风雨满沧洲。
手把菖莆看,黑头非所求。
在黄茅古道的外面,瘦弱的马儿向南方奔去。
有位客人在嘲笑齐鲁之地,谁又在惦记楚国的囚徒呢?
岁月流逝如流水,我的心情如同风雨弥漫的沧洲。
手里拿着菖蒲,黑色的头发并不是我所追求的。
文天祥(1236年-1283年),字履善,号文山,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诗人和政治家,以其坚韧不拔的精神和高尚的情操著称。他在抗击元朝的斗争中表现卓越,最终被俘,不屈而死。
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国破家亡之际,诗人深感时局动荡、个人命运的无奈,反映了他对历史的沉思和对国家的忧虑。
这首诗在意象上极具表现力,开篇“黄茅古道外”便营造出一种荒凉和孤独的氛围,恰如诗人当时的境遇。羸弱的马儿象征着被压迫的人民和破败的国家,突显了诗人对社会现状的无奈与哀伤。“有客嗤齐鲁,何人念楚囚”一句,透过对齐鲁的嘲讽,反映出社会对楚国惨痛历史的漠视,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切思考和对无辜受难者的同情。随着“岁年付流水”,诗人感慨时光流逝,无法挽回的失去让人痛心,而“风雨满沧洲”更是将个人的苦闷和国家的忧虑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悲壮的力量。
最后两句“手把菖莆看,黑头非所求”则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反思。尽管手握菖蒲,象征着对健康和安宁的向往,但黑色的头发却是对美好生活的无奈追求,表达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的深刻矛盾。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展现出文天祥对国家、历史与个人命运的深沉思考,触动读者心灵。
这首诗探讨了个人命运与历史的无常,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沦陷的忧虑与对楚囚的同情,同时也反映了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与对现实的无奈。整首诗充满了悲壮的情感,体现了文天祥爱国的情怀与深刻的思考。
诗中提到的“羸马”是指什么?
A. 一匹马
B. 瘦弱的马
C. 快马
D. 劳累的马
“岁年付流水”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感慨?
A. 青春
B. 时间的流逝
C. 财富
D. 家乡
“黑头非所求”中的“黑头”指的是什么?
A. 头发
B. 头痛
C. 黑暗
D. 头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