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18:39: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8:39:31
《慈恩精舍南池作》
韦应物 〔唐代〕
清境岂云远,炎氛忽如遗。
重门布绿阴,菡萏满广池。
石发散清浅,林光动涟漪。
缘崖摘紫房,扣槛集灵龟。
浥浥馀露气,馥馥幽襟披。
积喧忻物旷,耽玩觉景驰。
明晨复趋府,幽赏当反思。
这清幽的环境哪里会远离呢?炎热的气氛仿佛被遗忘了。重重的门前笼罩着绿荫,池塘里盛开着满满的荷花。石头上散发着清澈的水流,树林的光影在涟漪中荡漾。沿着山崖摘下紫色的花朵,轻轻敲打栏杆聚集灵龟。露水的余气轻轻飘散,芬芳的气息在幽静的衣襟上披洒。周遭的喧闹显得遥远,我沉醉于这景色的游玩中。明天我又要回到官府,但今天的幽静赏景让我不禁深思。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该诗没有直接涉及明显的典故,但“灵龟”在古代文化中常与道教思想有关,象征着隐逸和超然的境界。
作者介绍:
韦应物(737年-792年),字子云,号乐天,唐代诗人,出身于书香门第。韦应物的诗以清新自然、感情真挚著称,尤其擅长描绘山水、田园风光。
创作背景:
《慈恩精舍南池作》创作于诗人隐居于慈恩精舍期间,表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在官场生活的压迫下,他选择了隐逸的生活,从而产生了对自然环境的深刻思考与感悟。
《慈恩精舍南池作》是一首表达诗人对自然环境的热爱与内心宁静的诗作。全诗从开头的对清幽环境的描写开始,带着一种祥和的气息。韦应物用简洁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南池的景色,展现了一幅宁静的山水画卷。诗中“清境岂云远,炎氛忽如遗”一句,传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以及对世俗喧嚣的超脱。
在“重门布绿阴,菡萏满广池”中,重门的绿影和盛开的荷花形成了一种和谐美感,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也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宁静。后面的“石发散清浅,林光动涟漪”则通过细腻的观察,展现了水和光的流动,增强了诗歌的动态感,仿佛让读者能感受到那轻柔的水流和微风拂过的感觉。
诗的最后,诗人表明自己将回归官府,但内心的幽静与对自然的热爱让他对未来充满思考。这种冲突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逐句解析:
清境岂云远:清幽的环境哪里会远离呢?
炎氛忽如遗:炎热的气氛仿佛被遗忘了。
重门布绿阴:重重的门前笼罩着绿荫。
菡萏满广池:池塘里盛开着满满的荷花。
石发散清浅:石头上散发着清澈的水流。
林光动涟漪:树林的光影在涟漪中荡漾。
缘崖摘紫房:沿着山崖摘下紫色的花朵。
扣槛集灵龟:轻轻敲打栏杆聚集灵龟。
浥浥馀露气:露水的余气轻轻飘散。
馥馥幽襟披:芬芳的气息在幽静的衣襟上披洒。
积喧忻物旷:周遭的喧闹显得遥远。
耽玩觉景驰:我沉醉于这景色的游玩中。
明晨复趋府:明天我又要回到官府。
幽赏当反思:但今天的幽静赏景让我不禁深思。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本诗通过描绘宁静的自然环境,表达了诗人对官场喧嚣的超脱与对自然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内心的思考与人生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菡萏”指的是什么?
a) 荷花
b) 玫瑰
c) 兰花
“明晨复趋府”中的“趋府”是什么意思?
a) 去官府
b) 去乡村
c) 去朋友家
诗中提到“灵龟”,它象征什么?
a) 财富
b) 智慧与超然
c) 战斗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