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慈恩精舍南池作

《慈恩精舍南池作》

时间: 2025-05-06 18:39:31

诗句

清境岂云远,炎氛忽如遗。

重门布绿阴,菡萏满广池。

石发散清浅,林光动涟漪。

缘崖摘紫房,扣槛集灵龟。

浥浥馀露气,馥馥幽襟披。

积喧忻物旷,耽玩觉景驰。

明晨复趋府,幽赏当反思。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8:39:31

原文展示:

《慈恩精舍南池作》
韦应物 〔唐代〕

清境岂云远,炎氛忽如遗。
重门布绿阴,菡萏满广池。
石发散清浅,林光动涟漪。
缘崖摘紫房,扣槛集灵龟。
浥浥馀露气,馥馥幽襟披。
积喧忻物旷,耽玩觉景驰。
明晨复趋府,幽赏当反思。


白话文翻译:

这清幽的环境哪里会远离呢?炎热的气氛仿佛被遗忘了。重重的门前笼罩着绿荫,池塘里盛开着满满的荷花。石头上散发着清澈的水流,树林的光影在涟漪中荡漾。沿着山崖摘下紫色的花朵,轻轻敲打栏杆聚集灵龟。露水的余气轻轻飘散,芬芳的气息在幽静的衣襟上披洒。周遭的喧闹显得遥远,我沉醉于这景色的游玩中。明天我又要回到官府,但今天的幽静赏景让我不禁深思。


注释:

字词注释:

  • 清境:清幽的环境。
  • 炎氛:炎热的气氛。
  • 重门:厚重的门。
  • 菡萏:荷花。
  • 石发:石头上的水流。
  • 涟漪:水面上的波纹。
  • 缘崖:沿着山崖。
  • 紫房:紫色的花朵。
  • 灵龟:象征灵性的龟,通常与长寿和智慧有关。
  • 浥浥:轻轻湿润的样子。
  • 馥馥:芳香四溢的样子。
  • 幽襟:幽静的心境。

典故解析:
该诗没有直接涉及明显的典故,但“灵龟”在古代文化中常与道教思想有关,象征着隐逸和超然的境界。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韦应物(737年-792年),字子云,号乐天,唐代诗人,出身于书香门第。韦应物的诗以清新自然、感情真挚著称,尤其擅长描绘山水、田园风光。

创作背景:
《慈恩精舍南池作》创作于诗人隐居于慈恩精舍期间,表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在官场生活的压迫下,他选择了隐逸的生活,从而产生了对自然环境的深刻思考与感悟。


诗歌鉴赏:

《慈恩精舍南池作》是一首表达诗人对自然环境的热爱与内心宁静的诗作。全诗从开头的对清幽环境的描写开始,带着一种祥和的气息。韦应物用简洁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南池的景色,展现了一幅宁静的山水画卷。诗中“清境岂云远,炎氛忽如遗”一句,传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以及对世俗喧嚣的超脱。

在“重门布绿阴,菡萏满广池”中,重门的绿影和盛开的荷花形成了一种和谐美感,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也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宁静。后面的“石发散清浅,林光动涟漪”则通过细腻的观察,展现了水和光的流动,增强了诗歌的动态感,仿佛让读者能感受到那轻柔的水流和微风拂过的感觉。

诗的最后,诗人表明自己将回归官府,但内心的幽静与对自然的热爱让他对未来充满思考。这种冲突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清境岂云远:清幽的环境哪里会远离呢?

    • 表达出诗人对自然的亲近感。
  2. 炎氛忽如遗:炎热的气氛仿佛被遗忘了。

    • 描述了自然环境的清凉,暗示了对世俗的逃避。
  3. 重门布绿阴:重重的门前笼罩着绿荫。

    • 通过“重门”强调环境的封闭和静谧。
  4. 菡萏满广池:池塘里盛开着满满的荷花。

    • 荷花象征着纯洁和美好。
  5. 石发散清浅:石头上散发着清澈的水流。

    • 突出自然的清新与活力。
  6. 林光动涟漪:树林的光影在涟漪中荡漾。

    • 描绘了光影交错的美丽景象。
  7. 缘崖摘紫房:沿着山崖摘下紫色的花朵。

    • 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细微之美的关注。
  8. 扣槛集灵龟:轻轻敲打栏杆聚集灵龟。

    • 灵龟象征智慧与超然,反映诗人追求的境界。
  9. 浥浥馀露气:露水的余气轻轻飘散。

    • 传达清新的早晨气息。
  10. 馥馥幽襟披:芬芳的气息在幽静的衣襟上披洒。

    • 强调了内心的宁静。
  11. 积喧忻物旷:周遭的喧闹显得遥远。

    • 表现出对外界的淡然。
  12. 耽玩觉景驰:我沉醉于这景色的游玩中。

    • 体现了对自然的陶醉与享受。
  13. 明晨复趋府:明天我又要回到官府。

    • 暗示了诗人的身份与责任。
  14. 幽赏当反思:但今天的幽静赏景让我不禁深思。

    • 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思考与感悟。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炎氛忽如遗”,通过比喻使情感表达更加生动。
  • 对仗:如“浥浥馀露气,馥馥幽襟披”,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如“林光动涟漪”,赋予自然以生命。

主题思想:
本诗通过描绘宁静的自然环境,表达了诗人对官场喧嚣的超脱与对自然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内心的思考与人生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清境:象征宁静与自然的和谐。
  • 菡萏:象征纯洁、美好。
  • 灵龟:象征智慧、长寿与超然的境界。
  • 露气:象征清新、自然的气息。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菡萏”指的是什么?
    a) 荷花
    b) 玫瑰
    c) 兰花

  2. “明晨复趋府”中的“趋府”是什么意思?
    a) 去官府
    b) 去乡村
    c) 去朋友家

  3. 诗中提到“灵龟”,它象征什么?
    a) 财富
    b) 智慧与超然
    c) 战斗

答案:

  1. a) 荷花
  2. a) 去官府
  3. b) 智慧与超然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月下独酌》李白
  • 《山中杂诗》王维

诗词对比:

  • 韦应物的《慈恩精舍南池作》与王维的《鹿柴》,两者均描绘了自然环境的宁静,但韦应物更注重内心的思考与感受,而王维则以简约的笔触描绘山水之美,体现出不同的艺术风格与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韦应物诗文集》

相关查询

东陵纪役 其二 东陵纪役 其一 暮春以事诣圆明园趋公既罢因览西郊形胜最后过澄怀园和内直友人春晚退直诗 其六 暮春以事诣圆明园趋公既罢因览西郊形胜最后过澄怀园和内直友人春晚退直诗 其五 暮春以事诣圆明园趋公既罢因览西郊形胜最后过澄怀园和内直友人春晚退直诗 其四 暮春以事诣圆明园趋公既罢因览西郊形胜最后过澄怀园和内直友人春晚退直诗 其二 暮春以事诣圆明园趋公既罢因览西郊形胜最后过澄怀园和内直友人春晚退直诗 其一 辛巳除夕与彭同年同宿道观中彭出平生诗读之竟夜遂书其卷尾 已亥杂诗 315 已亥杂诗 314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文字旁的字 梅花鹿 敖世轻物 蜂攒蚁集 玉泽马 搓粉团朱 文东武西 口字旁的字 重新做人 裙布钗荆 然乃 旷世无匹 田字旁的字 青字旁的字 龠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