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予点

《予点》

时间: 2025-05-07 23:39:36

诗句

声音笑貌可为,颜色哭泣难揜。

圣人无私喜怒,见于诛予与点。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3:39:36

原文展示:

予点
作:刘克庄

声音笑貌可为,
颜色哭泣难揜。
圣人无私喜怒,
见于诛予与点。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声音和笑容可以表现出来,而脸上的颜色和泪水却难以隐藏。圣人不会有私人的喜怒,而是通过对待他人的方式,体现出对待正义与非正义的态度。

注释:

  • 声音:指人的声音和表情。
  • 笑貌:指面带笑容的样子。
  • 颜色:指面色,特别是因为情绪变化而引起的脸色。
  • 哭泣:指流泪和悲伤的表现。
  • 难揜:难以掩盖,隐藏。
  • 圣人:指有智德的人,通常指古代的贤者或君子。
  • 无私:没有私心,公正无私。
  • 喜怒:喜悦和愤怒的情绪。
  • 见于:通过某种方式显露出来。
  • :对坏人施以惩罚。
  • 予与点:指的是对待善恶的态度和行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刘克庄(1187-1269),字梦阮,号天宇,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文学家。他以豪放的个性和强烈的爱国情怀著称,作品多关注社会时事和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南宋时期,正值国难当头,诗人通过诗歌表达对社会公正的关注,强调圣人应当公正无私地对待一切事物,尤其是在处理善恶、对错时的态度。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声音与颜色的表达,揭示了情感与理智之间的关系。声音和笑容是外在表现,可以被他人观察和感知,而颜色和哭泣则是内心情感的流露,往往难以掩饰。诗人借此反思了人性中的善恶,强调了圣人应当无私地对待他人。诗中提到的“圣人”反映了传统儒家思想中对君子的期望,认为他们的喜怒应当是公正的,而不是出于个人私欲或情感。整首诗在简洁的语言中蕴含了深刻的哲理,提醒人们在面对复杂的情感和社会问题时,保持理智与公正。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声音笑貌可为”:声音和笑容可以通过行为表现出来。
    2. “颜色哭泣难揜”:而面色和哭泣却难以掩盖,表明情绪的真实。
    3. “圣人无私喜怒”:理智的圣人,不会因私情而表现出偏见的情绪。
    4. “见于诛予与点”:他们的情感和态度在对待正义与非正义时会表现得非常明显。
  •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声音与颜色的对比,强调外在表现与内心情感的差异。
    • 拟人:将情感具象化,使得情感的表达更为生动。
  • 主题思想:全诗强调了应该以公正的态度对待他人,尤其在判断对错时,应超越个人情感,追求真正的正义。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声音:象征外在表现,可以表达情感的积极面。
  • 颜色:象征内心情感,尤其是悲伤与痛苦。
  • 圣人:象征理智与公正,是追求真理的引导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圣人”指代的是?

    • A. 个人
    • B. 有智德的人
    • C. 普通人
    • 答案:B
  2. 诗中“声音笑貌可为”的意思是?

    • A. 可以隐藏
    • B. 可以表现
    • C. 不可表现
    • 答案:B
  3. “颜色哭泣难揜”强调了什么?

    • A. 情感的隐秘性
    • B. 情感的明显性
    • C. 情感的无关紧要
    •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李白的《将进酒》

诗词对比

  • 刘克庄的《予点》与杜甫的《春望》都反映了对社会现状的关注,但刘克庄更加强调个人情感的理智处理,而杜甫则更多地表现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刘克庄诗文选》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浣溪沙(题史菊屏扇) 浣溪沙 其七 大雪三日,用玄叟韵 浣溪沙 留别清晨读书会诸生 浣溪沙 其一 浣溪沙十四部平韵 其一 浣溪沙 流浪汉曲十一首 其三 相约 浣溪沙 次韵苍虬焚香词 浣溪沙 题鉴风兄夹山书屋二首 其一 浣溪沙 浣溪沙 其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顺候 童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同字框的字 骄将 鬻宠擅权 友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抱头大哭 名讴 借尸还魂 鳥字旁的字 金声掷地 隶字旁的字 落草为寇 雄飞雌伏 門字旁的字 川字旁的字 没葬 鱼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