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05: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05:35
作者:黄庭坚 〔宋代〕
原文展示:
昭陵仁圣,与天同功。不刻不雕,万国文明。日月照临,无有隐侧。一滴之雨,泽及万物。简言易从,易言易知。皇祖有训,信如四时。雷声不作,天地渊默。遗黎怀仁,霣泣翰墨。
白话文翻译:
昭陵的仁圣(仁宗皇帝),与天同样有功德。他的书法不需要雕刻和刻印,便能让万国文明。日月照耀,光明无私,没有任何遮蔽。哪怕是一滴雨水,也能滋润万物。简洁易懂的话语,轻松便能理解。皇祖的教诲,信仰就像四季规律。雷声不再作响,天地沉寂无声。遗留给百姓的,是仁德的怀念,泪水浸润了书法的翰墨。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黄庭坚,字鲁直,号山谷,宋代著名诗人、书法家,苏洵、苏轼的朋友,以豪放、清丽的风格著称。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黄庭坚对仁宗皇帝的崇敬与怀念,反映了他对不朽书法的赞美和对仁宗仁德的向往。
此诗通过对仁宗皇帝墨迹的称赞,展现了诗人对皇帝德行的高度认同和敬仰。开头两句“与天同功”,强调仁宗的功德如同天道一样伟大,接着通过“不刻不雕”的表述,表现出仁宗书法的自然与真诚,反映了对文化内涵的深刻理解。“日月照临,无有隐侧”形象地描绘了仁宗仁德的光辉普照,强调了仁德的透明与无私。
“简言易从,易言易知”,展现了仁宗的教诲深入人心,体现了其治国理政的智慧。在接下来的句子中,诗人通过自然现象的描写,表现了仁宗对百姓如雨露般的滋养,“遗黎怀仁”则强调了仁宗皇帝在百姓心中的地位。
整首诗语言简练,但意象丰富,情感真挚,体现了黄庭坚对书法与仁德的敬仰,展现出一种和谐的政治理想与人文关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展现了对仁宗皇帝的崇敬与怀念,体现了人文关怀与理想政治的融合。
意象词汇:
每个意象都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反映出仁宗皇帝仁德治国的理想。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仁圣”指的是哪位皇帝?
“不刻不雕”意在强调什么特点?
诗中提到的“遗黎怀仁”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黄庭坚的《江氏家藏仁宗皇帝墨迹赞》与苏轼的《题临安邱司徒宅》共同探讨了仁德与自然的和谐,前者更注重于皇帝的德行,后者则强调人与自然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