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7:04: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7:04:55
孙生非画师,趣尚颇奇伟。
为人少谐合,不肯畜互子。
时时入深山,信足动百里。
萧然坐盘石,尽日曾不起。
精心忽有得,纵笔何恢诡。
万象皆自然,神工相青里。
流传落人间,万金易雨纸。
君家缚虎图,用意尤精緻。
虽云琐纽牢,观者犹披靡。
昔闻刘纲妻,制虎如犬豕。
系之床脚间,垂头受鞭箠。
孙生傥未见,画此变何理。
明知非世人,羽化实不死。
愿君它日归,置之成都市。
必有乘槎人,庶几能辨此。
这位孙生并非画师,他的趣味非常奇特。
他性格孤僻,不愿与人和睦相处,也不愿意抚养孩子。
他经常深入深山,走动的距离常常超过百里。
他悠然地坐在盘石上,整天都不愿起身。
心中灵感忽然冒出,挥笔而作显得奇妙无比。
万物的样子皆是自然的,艺术的手法仿佛在青色的画布中。
这些作品流传到人间,价值却如同雨水洒落在纸上般轻。
你家中的缚虎图,尤其用心制作精致。
虽然说是锁链捆绑得很牢固,但观者仍然感到不安。
曾听说刘纲的妻子,曾把老虎画得像狗和猪。
她将老虎绑在床脚,低头受尽鞭打。
孙生如果没有见过这画,那是何种道理呢?
明明知道他并非世人,其实已羽化成仙。
愿你将来归来,放在成都的街头。
一定会有乘筏的人,或许能辨认出这幅画。
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号涑水山人,北宋著名政治家、历史学家和文学家。他以《资治通鉴》而闻名,倡导理学,主张政治清明和历史真实。
《和圣俞咏昌言五物·缚虎图》创作于宋代,反映了当时文人对艺术与自然的思考,表达了个人的艺术追求与对世俗的超然态度。
这首诗通过对画家的描绘,展现了艺术创作的孤独与高尚。诗中提到的孙生并非传统意义上的画师,而是一个追求独特艺术风格的人。他的孤独和对自然的崇尚使得他的作品带有一种原始的力量。诗中对“万象皆自然”的阐述,揭示了艺术创作应追随自然法则,强调了自然之美的重要性。
诗人通过对比,提及了刘纲的妻子将老虎画得像犬豕,彰显了艺术创作的随意与流于世俗。然而,孙生的缚虎图则表现出更为深邃的艺术内涵,尽管锁链牢固,依然让观者感受到一种不安,这种矛盾正是艺术的魅力所在。整首诗在对比中展现了艺术的多重面貌,深刻而富有哲理。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本诗探讨了艺术创作的孤独与高尚,强调艺术应与自然相融合,体现出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批判与反思。通过对不同艺术风格的对比,展现个体追求真理与美的艰难历程。
孙生的性格特点是什么?
A. 热情好客
B. 孤僻
C. 喜欢与人交往
D. 画风传统
诗中提到的“缚虎图”意味着什么?
A. 一幅普通画作
B. 艺术创作的难度
C. 仅仅是画虎
D. 画家的职业
诗中提到的刘纲妻的画作有什么特点?
A. 精致
B. 随意
C. 传统
D. 古典
以上为对《和圣俞咏昌言五物·缚虎图》的详细分析与解读,希望能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内涵与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