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20:52: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0:52:10
炜烨神光烛素屏,苦魂蒙度语堪听。
但知实相皆非相,自证无形入有形。
火炼赤炉超上景,水流华沼荡寒庭。
功成试问谁能似,元子真人旧典刑。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神圣的光辉照亮了素色的屏风,苦苦的灵魂在此得到了救度,听到了可堪倾听的教诲。
但我们知晓的真实情况都是不真实的,只有自我证明无形的存在,才能进入有形的世界。
在火焰中锻炼的赤炉超越了世俗的境界,流动的水在华丽的池沼中荡漾着寒冷的庭院。
当功成名就时,试问谁能与我相比?那元子真人的旧典才是真正的法则。
作者介绍: 施枢,字子真,号云章,南宋时期诗人、书法家,他的诗作多受道教哲学影响,风格清新,讲求内在的精神修为。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宋代,正值道教文化逐渐兴盛的时期,施枢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灵魂救度和自我修行的思考,反映了当时人们对于生命意义的探讨。
这首诗在形式上采用了五言绝句,结构严谨,音韵和谐,体现了施枢对道教哲学的深刻理解与个人修养的追求。诗的开头通过“炜烨神光”和“素屏”构建出一种神圣而纯洁的氛围,象征着灵魂的救度与启蒙。接着,诗人引导我们思考真实与虚幻的关系,强调个人的内在体验与自我证明的重要性,这是一种对真理的追求。
在“火炼赤炉超上景”一句中,诗人以火炼比喻修行的艰辛,通过赤炉的形象传达出一种超越世俗的境界,暗示了修行者在经历磨砺后所获得的升华。而“水流华沼荡寒庭”则用流动的水象征着生命的无常与变化,这种对比进一步深化了对存在的理解。
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成就的思考,强调真正的法则来自于元子真人的教诲,显示出对传统道教文化的崇敬与向往。整首诗在哲理与情感的交织中,展现了施枢对生命、存在与超越的深刻反思,其诗意悠远而意味深长。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全诗探讨了灵魂的救度、自我修行与真实的存在,强调个人的内在体验与道教哲学的深刻内涵。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炜烨神光”所象征的是: A. 纯洁 B. 神圣的启示 C. 生命的无常 D. 孤独
“火炼赤炉”主要表达了什么意象? A. 生命的流动 B. 修行的磨炼 C. 灵魂的救度 D. 内心的宁静
诗中提到的“元子真人”指的是: A. 诗人本人 B. 道教的高人 C. 传统的法则 D. 灵魂的救赎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