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21:33: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1:33:20
姚魏谁教混草莱,今朝老眼为君开。
建安自有亲衣钵,知道诗翁不姓梅。
谁教姚魏(指古代诗人)混淆于草野之中,今天我这双老眼为你打开了视野。建安时期(指建安风骨)自有其亲近的衣钵,知道那位诗人(指曹操)并不姓梅。
姜特立,宋代诗人,生于北宋时期,字仲明,号止斋,因其作品多以古典诗词为主,风格清新脱俗,常以现实题材为主,反映当时社会风貌。
本诗创作于宋代,正值文人对古代诗歌的推崇与模仿。姜特立以此诗表达对古代诗人和文学传统的敬仰,同时也反映了自己在文学上的追求和思考。
这首诗以“姚魏”开篇,表达了对古代诗人的追溯与敬仰。诗人用了“混草莱”来形容那些在田间地头创作的诗人,暗示了他们的才华未被世人所重视。接着,诗人以“今朝老眼为君开”来表明自己对古典诗歌的研究和理解,展现了他作为一个诗人的成熟与深刻。后两句则引入了建安时期的文学氛围,强调那一时期的文学成就,特别是诗歌的亲切感与深厚底蕴。最后的“知道诗翁不姓梅”则是对文学史上重要人物曹操的指称,表现出诗人对前辈的钦佩和对文学传承的思考。
整首诗语言凝练且具有哲理性,展现了诗人在文学上的深厚造诣与对历史的思考。姜特立将个人情感与历史文化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诗歌风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古代诗人及其文学成就的敬仰,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当代文学的思考与追求。
姜特立的《和徐判院见惠诗篇》主要表达了什么?
“混草莱”在诗中有什么含义?
诗中提到的“诗翁”指的是谁?
答案: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姜特立的这首诗更为内敛与深刻,李白则多了一份豪放与自由。两者在风格上各有千秋,但都体现了对文学的热爱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