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次韵木犀

《次韵木犀》

时间: 2025-04-23 18:52:54

诗句

老火西驰烧邓林,此花孤绝更清深。

犀纹隐隐通肌骨,羽葆层层间彩金。

残蕊尚堪然古鼎,生香长得汎秋砧。

形容尽入寺人笔,不为唐贤吹陆沉。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18:52:54

原文展示:

次韵木犀
作者: 姜特立 〔宋代〕

老火西驰烧邓林,此花孤绝更清深。
犀纹隐隐通肌骨,羽葆层层间彩金。
残蕊尚堪然古鼎,生香长得汎秋砧。
形容尽入寺人笔,不为唐贤吹陆沉。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的是一种花在晚秋时节的孤高与清雅。诗人用“老火西驰”形容秋天的火焰般的日落,映照在邓林之上。这种花在这样的环境中显得格外清幽深邃。犀牛的纹路在花瓣上隐隐可见,像是花的肌体与骨骼相通,花间层层羽葆则如同缤纷的彩色。即使是残留的花蕊也仍然能够与古老的鼎相媲美,散发着香气,犹如秋天的砧板。诗的最后一句,诗人表示这种花的形态与气质已经尽入寺人的笔中,不会被唐代的名家所推崇或轻视。

注释:

字词注释:

  • 老火:指的是夕阳的余辉。
  • 邓林:邓林是一个地名,可能指特定的地方。
  • 犀纹:指花瓣上像犀牛皮肤一样的纹路。
  • 羽葆:形容花瓣层叠的样子,如同羽毛的披风。
  • 残蕊:指花谢后残留的花蕊。
  • 古鼎:古代的鼎,象征着尊贵与历史。
  • 汎秋砧:指秋天的砧板,这里暗喻悠然的香气。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唐贤”,是指唐代的著名诗人,如李白、杜甫等,诗人在这里暗示自己的作品不受前人的影响,而是有自己独特的风格。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姜特立,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作品多以花鸟、山水等自然题材为主,体现了他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深刻理解。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宋代,正值文人对于自然与美的追求。诗人通过描写花的孤高与清香,反映了他对自然美的向往和对世俗的淡泊。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将一种孤高的花展现得淋漓尽致。诗的开头以“老火西驰烧邓林”引入,瞬间营造出一种晚秋的氛围,火红的夕阳似乎在将一切染上了温暖的色彩。接着,诗人通过对花的细致描写,展示了其独特的美感和神秘的气质。犀纹与羽葆的对比,使得花的形态与质感生动起来,而“残蕊”则更增添了一种岁月的沧桑感。最后一句“形容尽入寺人笔”则将个人情感与社会文化相结合,表达了对传统的反思与自我风格的坚持。

整首诗以花为线索,贯穿着对自然的热爱与对艺术创作的自信,展现了诗人对生命与美的独特理解。诗中蕴含的孤高与深邃,恰似诗人内心的追求,反映出一种超越世俗的精神境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老火西驰烧邓林:描绘夕阳西下时的景象,带有一种温暖的色调。
  2. 此花孤绝更清深:指出这种花在环境中显得与众不同,清雅深邃。
  3. 犀纹隐隐通肌骨:花上的纹理如同犀牛的皮肤,形象生动,表现了花的精致。
  4. 羽葆层层间彩金:花的层次如同羽毛般轻盈,颜色鲜艳。
  5. 残蕊尚堪然古鼎:即使是残余的花蕊,也有着古老的韵味,象征着历史的厚重。
  6. 生香长得汎秋砧:散发的香气如同秋天的砧板,带有一丝淡淡的哀愁。
  7. 形容尽入寺人笔:诗人的形象与风格被寺中的人所捕捉,强调了创作的传承。
  8. 不为唐贤吹陆沉:表达了诗人对唐代名家的不屑,强调了个人特色。

修辞手法:

  • 比喻:例如“犀纹隐隐通肌骨”,将花比作有生命的存在,增强了形象感。
  • 对仗:如“羽葆层层间彩金”,形成了和谐的节奏感。
  • 拟人:赋予花以生命、灵魂,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花的描写,展现了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同时表达了对传统的反思与自我风格的坚持。诗人在追求美的过程中,展现了一种超越世俗的精神境界。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老火:象征着生命的轮回与自然的变化。
  • 犀纹:代表着精致与独特。
  • 羽葆:象征着轻盈与美好。
  • 古鼎:象征着历史与文化的深厚。
  • 残蕊:代表着时光的流逝与美的短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老火”指的是: A. 太阳的余辉
    B. 火焰
    C. 秋天的夜晚

  2. “犀纹隐隐通肌骨”中的“犀纹”比喻的是: A. 花瓣上的纹路
    B. 人的肌肉
    C. 古代的器物

  3.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哪些人的态度? A. 唐代的名家
    B. 自己的朋友
    C. 当代的诗人

答案:

  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李白《夜泊牛津》

诗词对比:

将姜特立的《次韵木犀》与李白的《月夜忆舍弟》进行对比,二者在情感表达上均有孤独与思乡之情,但姜特立更侧重于自然之美的描写,而李白则多了几分人事的忧愁。通过这样的对比,可以更深入理解不同诗人在相似题材下的风格差异。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诗经与古典诗词的艺术》

相关查询

鹧鸪天 鹧鸪天 三月十四 鹧鸪天·璧月池南翦木栖 鹧鸪天 其一 灯前花影 鹧鸪天 露台夜坐,和息厂韵 鹧鸪天 鹧鸪天 赠北河沿柳 鹧鸪天 其十四 鹧鸪天 鹧鸪天 饮稠酒处张佛千云曾陪刘禺老流连甚久,因写此词寄禺生渝州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而字旁的字 连中三元 匸字旁的字 欠字旁的字 三点水的字 小受大走 迁次 落叶归根 小叔子 系琐 避隐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喘息之间 歹字旁的字 包含纸的词语有哪些 肤受之诉 包含乍的成语 勋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言从计行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