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4:22: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4:22:03
浮图立处觉天低,迎我船行十里时。
不是前山明复暗,那知头上白云移。
在浮图塔立的地方,觉得天似乎低得很,
我的船行驶了十里,迎着这片景色。
前面的山不是明亮就是昏暗,
而我却不知道头顶的白云在移动。
张镃,字子异,号拈花,南宋时期的诗人,生于福建,后游历江南一带。他的诗歌多以山水为题材,风格清新自然,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对自然的热爱。
《行次德清 其二》写于张镃游历德清时,表现了他在旅途中的所见所感。这首诗反映了他对自然风光的细腻观察,以及在变化的光影中感受到的哲理思考。
《行次德清 其二》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观的诗作,张镃通过细腻的观察,将旅途中的景象与内心的感受相结合,展现出一种清新而淡雅的诗意。诗的开头“浮图立处觉天低”,以浮图塔作为观察点,给人一种天际低沉、自然亲近的感觉,仿佛在静静倾听天地间的低语。接下来的“迎我船行十里时”,则将读者的视角转向动态的船行,表现出旅途的流动感。
在诗的后半部分,“不是前山明复暗”揭示了自然光影变化的细腻,暗示了时间的无常和景物的变迁,而“那知头上白云移”则将视角再次抬升,体现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这种对比的手法让整首诗充满了层次感,既有具体的景物描写,又有哲理性的思考,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刻理解。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浮图、山、云等元素交织,形成了一幅动态的自然画卷,传达出一种宁静而深邃的情感。张镃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致描绘,展现了人和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悟与对自然的敬畏。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自然变化的观察与思考,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流逝和自然景象的感悟。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诗中“浮图”指的是什么?
A. 佛塔
B. 山
C. 河流
D. 树木
“迎我船行十里时”中的“迎我”表现了什么?
A. 迎接客人
B. 迎着风行驶
C. 迎接朋友
D. 迎接明天
诗中提到的“头上白云移”主要表达了什么?
A. 时间的流逝
B. 自然的静止
C. 风的变化
D. 船的行驶
张镃的《行次德清 其二》与王维的《山居秋暝》都描绘了自然景色,但张镃的诗更多地表现了旅途中的动态美,而王维则注重于静谧的山居生活。两者都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切感悟,但情感基调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