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22:03: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2:03:22
作者: 汪曾武 〔近代〕
类型: 古诗词
戛玉敲愁,含毫抒怨,机轴妙造天然。
梦窗真谛,薪火得人传。
心绪凭谁细诉,无憀恨闷损樊川。
弹指处,花间按谱,浑不让金荃。
堪怜。尘海里,知音有几,幸遇成连。
笑清况如余,哀乐中年。
莫怪商声换徵,悲欢事都付吟笺。
还相望,词坛拔帜,三变柳屯田。
这首词开头用玉器的声响来表达内心的愁苦,写下对怨恨的抒发,创作如同自然生成的巧妙作品。梦中所见的真谛,火光般的灵感传承不息。心中的烦恼又该向谁倾诉呢?没有怨恨的情绪反而让我的内心感到沉闷。指尖轻弹之间,花间的乐谱响起,仿佛不逊色于金色的荃花。可怜的是,在这尘世间,知音有多少,能幸得相遇。笑谈间如同清风拂面,悲欢交织在我的中年岁月里。不要责怪那商声的转换,悲欢离合的事情都寄托在诗笺之上。最终,我们再相望,词坛上拔起旗帜,三次的变迁像是柳树在田间。
作者介绍: 汪曾武,近代诗人,以其深厚的书法和诗词功底著称,常在诗中表达对人生和艺术的理解。他的作品融汇了传统与现代的元素,风格独特。
创作背景: 此词创作于一个充满思考的时刻,表达了对个人情感和艺术创作之间的关系的深刻理解。汪曾武在此作品中不仅抒发了情感,也反映了他对艺术传承的重视。
《满庭芳》以清新脱俗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打动人心,开篇以“戛玉敲愁”引入,宛如一声清脆的玉音,随即传递出内心的愁苦。这种声音的意象不仅是音乐的表现,也是情感的寄托。接着,诗人用“含毫抒怨”描绘了他在创作中的情感宣泄,字里行间透露出对艺术的热爱和对自己情感的探索。
在“梦窗真谛,薪火得人传”中,诗人表达了对艺术灵感的思考,强调了创作与传承的重要性,显示出他对文化根基的尊重。此后,面对心绪的纠葛,诗人自问“凭谁细诉”,无奈中带着对知音的渴望,流露出孤独和对理解的期待。
随着“弹指处,花间按谱”,诗人又将视角转向创作的过程,似乎在说音乐和诗词的创造是一种自然的流动。全诗在“尘海里,知音有几”的沉思中,展现了诗人对人际关系的思索,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最后,结尾处的“词坛拔帜,三变柳屯田”意象丰富,既有对词坛风云的描绘,也暗示着诗人的坚持与奋斗。整首词如梦如幻,情感深邃,既有对人生的感怀,又寄托了对艺术的不懈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词表达了对艺术创作的热爱、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知音的渴望,展现了诗人对内心情感的细腻观察和对艺术传承的重视。
诗词测试:
“戛玉敲愁”中的“戛玉”象征什么?
诗中提到的“知音”是指什么?
诗的主题主要围绕哪方面?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