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4:54: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4:54:00
殷殷江声咽,荒荒海气蒸。
戍楼倚寒笛,水驿见疏镫。
风聚帆如叶,波摇月有棱。
蜒山钟又动,清课羡残僧。
江水潺潺的声音哽咽,海面上弥漫着朦胧的气息。
戍楼依靠着寒冷的笛声,水边的驿站只见稀疏的灯火。
微风聚集着帆船,如同树叶般轻盈,波浪摇曳着月光,映出棱角分明的形状。
蜿蜒的山中钟声再次响起,清音让人羡慕那仍在读书的僧人。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夏塽,清代诗人,生于江南,因其生平经历和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形成了独特的诗风。其诗常以情景交融、意象丰富而著称,作品多描写山水、田园和人生哲思。
创作背景: 《秋怀 其三》创作于秋季,诗人在此时感受到季节的变迁和内心的孤寂,产生了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思考,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与个人情感的交织。
《秋怀 其三》是一首充满秋意的诗作,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自然景色与诗人内心情感的共鸣。从“殷殷江声咽”开始,声音的细腻与哽咽感便传达出一种忧伤的情绪,仿佛在诉说着秋天的萧瑟与孤独。接着“荒荒海气蒸”中的“荒荒”又进一步加强了这种孤寂感,展现出一个冷清的海边场景。
接下来的“戍楼倚寒笛”意象,将戍楼的寒意与笛声的孤独结合,形成了边防守望的凄凉。同时“水驿见疏镫”的描写,给人以孤独的驿站印象,似乎暗示着人们在这个季节里,离别、思念的情绪愈加明显。
“风聚帆如叶,波摇月有棱”则转向了一种动感,描绘出风与水的交互,帆船轻盈如叶,月光在波浪中摇曳,形成了一幅活泼而又略带孤独的画面。最后的“蜒山钟又动,清课羡残僧”,通过钟声与读书僧人的描写,传达了一种内心的宁静与对知识的渴求,似乎在喧嚣与孤寂中寻找一丝安宁。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情感的渲染,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情感深邃而又清新,值得细细品味。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秋天的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思乡之情以及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体现了对人生命运的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殷殷江声咽”的意思是:
A. 江水流动的声音细微而哽咽
B. 江水的声音很响亮
C. 江水流动得很快
“戍楼倚寒笛”中的“寒笛”指的是:
A. 一种乐器
B. 寒冷的笛声
C. 温暖的声音
诗中提到的“蜒山钟又动”暗示了什么?
A. 山中有很多人
B. 时间的流逝与内心的宁静
C. 只有钟声没有人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