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4:42: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42:10
霜露丘园不忍违,
三年月日速如飞。
金门乍入应垂泪,
因挂朝衣忆彩衣。
霜露降临在丘陵和园子里,让人不忍心离开;
三年的光阴,日月如梭,转瞬即逝。
刚走进金门,便忍不住流下眼泪;
每当穿上朝服,就会想起那华丽的彩衣。
“金门”在古代文献中常用来代表皇宫或朝廷,是官员出入的重要场所。“朝衣”与“彩衣”形成对比,前者象征严肃的官场生活,后者则代表自由自在的生活状态。
作者介绍:范仲淹(989年-1052年),字希文,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哲学家。他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闻名,主张改革,提倡忠诚与责任。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范仲淹送别好友李纮赴京任职之际,表现了对友人的不舍与祝福,反映了当时士人对仕途的期待与忧虑。
《送李纮殿院赴阙 其二》是范仲淹在送别朋友时所作,诗中蕴含着深厚的友谊与对未来的惆怅。首句“霜露丘园不忍违”,以自然景象的描绘引入情感,霜露象征着离别的时刻即将来临,令人不忍心离开故乡。接着“三年月日速如飞”则强调了时光的飞逝,三年如白驹过隙,给人一种无奈与感慨。
“金门乍入应垂泪”表现了面对新环境的无奈与伤感,李纮即将步入朝廷,身处权力之中,然而这种荣耀却伴随着离别的痛苦。最后一句“因挂朝衣忆彩衣”则揭示了身份的转变,穿上朝服后,诗人不禁想起曾经的自由与快乐,暗示了官场生活的沉重与无奈。
整首诗情感真挚,字句简练,既有对友人的祝福,也有对自身处境的思考,体现了范仲淹对友情的珍视与对人生的深刻理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官场生活的思考,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悟与忧虑。
诗词测试:
《送李纮殿院赴阙 其二》的作者是?
诗中的“霜露”象征什么?
“金门”在诗中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范仲淹与杜甫的送别诗有相似的情感基调,都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与对未来的忧虑。范仲淹的诗更加强调身份的转变,而杜甫则更侧重于对友人的深情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