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9:53:28
原文展示:
昨宵星月今宵雨,首似春蓬。心似秋虫。毕竟情怀那样同。小楼深闭愁无那,才听疏钟。又听征鸿。莫道吴侬不懊恼。
白话文翻译:
昨夜的星月,今夜的雨,头发像春天的蓬草,心情像秋天的虫子。到底情感是那么相似。小楼紧闭,愁苦无处发泄,才刚听到稀疏的钟声,又听到远方的鸿雁。不要说我这个吴侬(吴地人)不感到懊恼。
注释:
- 昨宵:昨夜,指的是前一晚。
- 星月:星星和月亮,象征美好的夜晚。
- 春蓬:春天的蓬草,形容人散乱无序的头发。
- 秋虫:秋天的虫子,暗指心情低落的状态。
- 小楼:指诗人所居住的小楼,象征内心的封闭和孤独。
- 疏钟:稀疏的钟声,传递出一种寂静和孤独。
- 征鸿:远行的鸿雁,象征离别和思念。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吴规臣,清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流传,其作品多以抒情见长,风格清新,充满生活气息。
-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清代,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情感状态,特别是对离别、孤独和思乡情绪的深刻体验。
诗歌鉴赏:
这首《采桑子》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情感的细腻感受。开头以“昨宵星月今宵雨”的对比,展现了时间的流逝和天气的变化,暗示着内心情感的波动。诗人通过“春蓬”和“秋虫”这两个意象,传达出一种失落感与无奈,春天的生机与秋天的萧条形成鲜明对比,体现出生命中的甜美与苦涩。
“小楼深闭愁无那”,小楼的闭合象征着内心的封闭与孤独,而“疏钟”与“征鸿”的描写则将孤独感进一步放大,远方的鸿雁使人思念,钟声则增添了凄凉气氛。最后一句“莫道吴侬不懊恼”则是一种反叛的心态,似乎在告诉人们,即使在愁苦中,也要坦然面对,不必自怨自艾。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昨宵星月今宵雨”:对比昨夜美好与今夜的凄凉。
- “首似春蓬”:头发凌乱,如同春草般不羁。
- “心似秋虫”:心情低落,像秋天的虫子一样无奈。
- “毕竟情怀那样同”:情感的共鸣,尽管环境变化。
- “小楼深闭愁无那”:内心封闭,愁苦无处倾诉。
- “才听疏钟”:偶尔听到钟声,带来孤独感。
- “又听征鸿”:远方的鸿雁,象征离别与思念。
- “莫道吴侬不懊恼”:不要认为我不感到懊恼,表明一种无奈与反思。
-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星月与雨的对比,增强情感的冲突。
- 比喻:用春蓬和秋虫比喻心境,生动形象。
- 拟人:赋予钟声和鸿雁以情感,拉近了自然与内心的距离。
意象分析:
- 星月:象征希望与美好。
- 雨:象征愁苦与忧伤。
- 春蓬:象征生机与青春的混乱。
- 秋虫:象征孤独与无助。
- 小楼:象征内心的封闭与孤独。
- 疏钟:象征寂静中的思念。
- 征鸿:象征离别与思乡。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 “昨宵星月今宵雨”中,星月象征什么?(A. 美好 B. 忧伤 C. 离别)
- 诗中“小楼深闭愁无那”表达了什么情感?(A. 喜悦 B. 孤独 C. 愤怒)
- “莫道吴侬不懊恼”中“吴侬”指的是哪个地区的人?(A. 四川 B. 上海 C. 江苏)
答案: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诗词对比:
-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表达了思念与愁苦,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出女性特有的情感细腻。
- 纳兰性德的《木兰花令》则在抒发离别之情时,更加注重个人的孤独与无奈。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 《吴规臣生平及作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