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长相思

《长相思》

时间: 2025-07-29 09:11:45

诗句

洞庭清秋灏气多,金盘彩月摇碧波。

湘灵朱丝奏云和,九疑木落风娑娑。

长相思,渺何极。

湘山云断湘水深,泪竹年年雨花碧。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9 09:11:45

原文展示

长相思
作者:孙蕡 〔明代〕

洞庭清秋灏气多,
金盘彩月摇碧波。
湘灵朱丝奏云和,
九疑木落风娑娑。
长相思,渺何极。
湘山云断湘水深,
泪竹年年雨花碧。

白话文翻译

在洞庭湖的清秋时节,浩然的气息弥漫,金色的圆月在碧波中摇曳。湘灵的朱丝琴声如云间的和鸣,九疑山上的落木在风中轻轻摇曳。长相思,思绪无穷无尽。湘山的云雾缭绕,湘水深邃,年复一年,泪水如竹般流淌,雨中的花朵依旧碧绿。

注释

  • 灏气:广阔的气息,形容秋天的清新气候。
  • 金盘彩月:形容明亮的月亮如金盘一般,绚丽多彩。
  • 湘灵:指湘江的灵气,或是湘江的神灵。
  • 朱丝:古代乐器的弦,红色的丝线,象征音乐的优美。
  • 九疑:指九疑山,古代名山,寓意高远。
  • 娑娑:形容轻轻摇曳的样子。
  • 渺何极:意指思念无边无际,难以到达。

典故解析

  • 洞庭湖:历史上著名湖泊,常被文人歌颂,是许多诗词的背景。
  • 湘灵:与湘水有关的神话传说,象征着美好的爱情和灵动的音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孙蕡,明代诗人,生平不详,诗风清新脱俗,擅长写咏怀和山水诗。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明代,正值社会动荡时期,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抒发对人事的思考与对故人或故土的怀念。

诗歌鉴赏

《长相思》以洞庭湖的秋天为背景,展现了一幅清丽的自然画卷。诗中通过描写金色的月亮和碧波荡漾的湖水,给人以宁静而又深邃的感受。诗人以“长相思,渺何极”表达了对情感的无尽思索,突出了思念的深远和绵长。湘山的云断与湘水的深邃,象征着人们在思念中难以逾越的距离,带有一种淡淡的忧伤。最后,竹泪和雨花则是情感的具象化,表达了时间的流逝与对往事的怀念。整首诗情景交融,意境深远,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越时空的情感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洞庭清秋灏气多:描绘洞庭湖秋天的清新气息,展现广阔的自然景观。
  2. 金盘彩月摇碧波:形象地描述了明亮的月亮映衬在湖水中的美丽景象。
  3. 湘灵朱丝奏云和:通过音乐的表现,增添了诗的动感与灵性。
  4. 九疑木落风娑娑:描绘了在微风中,树木轻轻摇曳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5. 长相思,渺何极:抒发了无尽的思念之情,表达了对远方人的深切怀念。
  6. 湘山云断湘水深:诗人通过自然景象表达情感的隔阂,暗示思念的无奈。
  7. 泪竹年年雨花碧:象征着对往事的追忆与无尽的泪水,展现了深情的内涵。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金盘彩月”,将月亮比作金盘,形象生动。
  • 对仗:如“长相思,渺何极”,形成音韵上的和谐。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爱情的思念与对故土的怀恋,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洞庭湖:代表自然美,象征着诗人的内心世界。
  • 金盘:象征着美好的事物,代表着温暖的情感。
  • 泪竹:象征着思念的忧伤,表现出诗人对往事的怀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长相思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孙蕡
    • C. 杜甫
  2. 诗中“金盘彩月”比喻什么?

    • A. 太阳
    • B. 月亮
    • C. 星星
  3. 诗中提到的“湘灵”指的是什么?

    • A. 湘江的神灵
    • B. 湘山的动物
    • C. 湘水的船只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夜泊牛津》:张继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静夜思》相比,《长相思》更注重自然景象的描绘与情感的细腻,展示了不同的情感基调与意境。李白的诗展现了孤独与思乡,而孙蕡则通过洞庭湖的景色表达了对爱情的思念,情感更加内敛与细腻。

参考资料

  • 《明代诗词选》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 《诗词百家》

相关查询

以酒渴爱江清作五小诗寄廖明略学士兼简初和 减字木兰花 贾天锡惠宝薰乞诗多以兵卫森画戟燕寝凝清香 次韵德孺感兴二首 其二 赠朱方李道人 自门下後省归卧酺池寺观卢鸿草堂图 写真自赞五首 代二螫解嘲 呻吟斋睡起五首呈世弼 题宗室大年画二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筌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风流雨散 神惊鬼怕 遗休余烈 纪昌 博闻强志 一毫不拔 肯正 飞字旁的字 先字旁的字 油花 包含蔽的成语 臣字旁的字 角字旁的字 钩玄提要 入字旁的字 居所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