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4:45: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4:45:32
南北相逢,重借问古今齐楚。
烛花红夜阑共语。
怅六朝兴废,但倚空高树。
目断帝乡,梦迷雁浦。
故人疏梅驿断,音书有数。
塞鸿归过来又去。
正春浓,依旧作天涯行旅。
伤心望极,淡烟细雨。
南北相逢,我再一次询问古今的齐国和楚国的兴衰。
烛光下,夜晚渐深,我们一起交谈。
我惆怅于六朝的兴亡,独自依靠在高大的树木旁。
眼望断了帝王的故乡,梦中迷失在雁阵飞过的水边。
老朋友在梅花驿站已然疏远,音信也只剩下几封。
北归的鸿雁又飞来了又走去。
正是春浓时节,我依旧在天涯流浪。
望尽心头的伤感,细雨迷蒙,烟雾缭绕。
陈三聘,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而著称。其作品多描写人生情感,历史变迁,富有哲理思考。
此诗创作于南北朝与宋代的交替时期,反映了历史的沧桑与人们对故乡的思念,情感细腻,富有哲理。
《三登乐·南北相逢》是一首充满历史感与个人情感的诗作。诗中通过“南北相逢”这一场景,勾勒出一幅古今交错的画面,既有对历史的回顾,也有对当下的感慨。烛光下的夜谈,彰显了人与人之间的亲密与温情,但同时又透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叹惋。
“怅六朝兴废,但倚空高树”,诗人在高树下感叹历史的兴衰,表现了对往昔的追忆与对未来的无奈。此时,诗人眼中的“帝乡”已成空中楼阁,梦中更是迷失在雁阵飞渡的水边,构建了一个充满离愁别绪的意象。
在“故人疏梅驿断,音书有数”中,诗人对老友的思念愈发浓烈,疏远的关系与稀少的音信让人倍感孤独。随后的“塞鸿归过来又去”则传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正值春浓,诗人仍然在天涯行旅,心中充满了对故乡的伤感与思念。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通过对历史、友情及离别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追寻,令人感同身受。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的思考、对友谊的回忆和对故乡的思念,表现了人生的无常与孤独。诗人以个人情感为出发点,反映了对历史的感怀与对未来的迷茫,深刻而动人。
诗中提到的“六朝”指的是哪几个朝代?
“目断帝乡”中“帝乡”指的是什么?
诗中表现的主要情感是什么?